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咨嗟长史出人艺,如何值此艰难际。

“咨嗟长史出人艺,如何值此艰难际。”诗句出处:《赠李长史歌》;是唐朝诗人吴融的作品。

危栏压溪溪澹碧,翠袅红飘莺寂寂。此日长亭怆别离,
座中忽遇吹芦客。双攘轻袖当高轩,含商吐羽凌非烟。
初疑一百尺瀑布,八九月落香炉巅。又似鲛人为客罢,
迸泪成珠玉盘泻。碧珊瑚碎震泽中,金锒铛撼龟山下。
铿訇揭调初惊人,幽咽细声还感神。紫凤将雏叫山月,
玄兔丧子啼江春。咨嗟长史出人艺,如何值此艰难际。
可中长似承平基,肯将此为闲人吹?不是东城射雉处,
即应南苑斗鸡时。白樱桃熟每先赏,红芍药开长有诗。
卖珠曾被武皇问,薰香不怕贾公知。今来流落一何苦,
江南江北九寒暑。翠华犹在橐泉中,一曲梁州泪如雨。
长史长史听我语,从来艺绝多失所。罗君赠君两首诗,
半是悲君半自悲。

【注释】:

咨:

①商议;咨询。诸葛亮《前出师表》:“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实行。”《左传·昭公元年》:“子产咨于大叔。”②旧时用于平行机关的一种公文。薛福成《出使四国公牍序》:“公牍之体,曰奏疏,下告上之辞也;曰咨文,平等相告也。”③语气词。表示赞赏。相当于“啧”。《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历数:天道,此指朝代更替的次序。)《尚书·尧典》:“帝曰:咨,四岳!”④叹息。《吕氏春秋·行论》:“文王流涕而咨之。”

嗟:

①叹词。《尚书·甘誓》:“王曰:‘嗟! 六事之人,予誓告汝。’”(六事:六军的军事。)②叹息;悲叹。《周易·离》:“出涕沱若,戚嗟若。”(沱tuó:流泪的样子。若:词尾。戚: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恍惊起而长嗟。”③赞叹。曾巩《本朝政要策·学校》:“淳化中,上始视学,命孙奭(shì)讲《说命》之篇,天子嗟异久之。”(淳化:宋太宗年号。孙奭:北宋学者。《说命》:《尚书》篇名。)

长:

(一)①长度;两端的距离。《考工记· 车人》:“车人为车,柯长三尺。”②长度大。与“短”相对。1.指空间。古乐府(木兰诗》:“北市买长鞭。”2.指时间。《韩非子·难一》:“矜伪不长,盖虚不久。”③巨大。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一定。济:渡。)④辽阔。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鸟飞不到吴天长。”⑤经常。张籍《猛虎行》:“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⑥长处;专长。韩愈《画记》:“以为非一工人之所能运思,盖丛集众工人之所长。”⑦擅长。《三国志· 吴书·周瑜传》:“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 (二)zhǎng ①年龄大;辈分高。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②排行第一。《史记·李斯列传》:“始皇有二十馀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③首领;首长。《礼记·曲礼下》:“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牧:官名。)④生长;成长。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⑤抚养。《诗经· 小雅·蓼莪》:“长我育我。”⑥滋长。《诗经·小雅·巧言》:“君子屡盟,乱是用长。”(盟:盟誓。用:以。)⑦增进;增强。《礼记·学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反:反省。)⑧提高。李白《与韩荆州书》:“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青萍:剑名。结绿:玉名。)

史:

①史官。 掌管书籍和负责记载史事的官。《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②历史;史书。《庄子·天下》:“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③古代图书分类法中的第二部,又称乙部,专门收集各种体裁的史书。④虚浮;文辞繁多。《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⑤《史记》的简称。高适《遇卢明府有赠》:“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汉》:指《汉书》。流泉:形容文字如泉水涌出。)

出:

①出去;从里面到外面。屈原《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返。”②到;到达。《汉书·霍光传》:“筑神道,北临昭灵,南出承恩。”(神道:墓道。昭灵、承恩:皆馆名。)③超过;超越。《论语· 乡党》:“祭肉不出三日。”白居易《与元九书》:“自思所陈亦无出足下之见。”④发出。《商君书·更法》:“于是遂出垦草令。”⑤指天然生长或人工生产。《荀子·富国》:“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⑥产生;发生。《荀子·劝学》:“肉腐出虫。”(腐:腐烂。)⑦出现;露出。葛洪《抱朴子·外篇· 省烦》:“枝分叶散,重出互见。”(重:重复。)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⑧拿出;支出。《宋史·食货志上五》:“又农民出钱,难于出力。”(比出力困难。)曹操《收租调令》:“户出绢二匹。”⑨指引文、典故等来源于某书。《后汉书·孔融传》:“(曹操)后问出何经典。”⑩旧指离弃妻子。《孟子· 离娄下》:“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11)指花瓣。《宋书·符瑞志下》:“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花雪:雪花。)[出尘]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潇洒出尘之想。”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出閤]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出閤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2.指阁臣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王泰出閤。”3.公主出稼。元稹《七女封公主制》:“虽秾华可尚,出閤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出首]1.自首。《晋书·华轶传》:“寻而轶败,(高)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既而遇赦,悝携之出首。”2.检举;告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

艺:

①种植。这个意义本写作“埶”,后写作“蓺”。《诗经·唐风·鸨羽》:“不能艺黍稷。”(黍稷:泛指粮食。)②才能;技艺;本领。班固《与弟超书》:“艺由己立,名自人成。”③指古代统治阶级教育子弟的六种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或儒家的六种经典——六经(《易》、《书》、《春秋》、《诗》、《礼》、《乐》)。《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④文学;艺术。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诗文者,艺也。”⑤准则;限度。《左传·文公六年》:“陈之艺极,引之表仪。”《国语·越语下》:“用人无艺。”⑥区分。《孔子家语·正论》:“合诸侯而艺贡事,礼也。”

如:

①顺从;依照。《左传·僖公十五年》:“唯所如之,无不如志。”李朝威《柳毅传》:“毅如其言,遂至其宫。”②往;到……去。《汉书·燕王传》:“田生如长安,不见(刘)泽。”③似;像;如同。《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④及;赶得上。《论语·公冶长》:“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⑤奈。“如……何”,相当于“奈……何”,把……怎么样。《孟子·滕文公下》:“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薛居州:人名,宋臣。)《列子·汤问》:“其如土石何?”⑥介词。相当于“于”。引进比较对象。《吕氏春秋·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渴。”⑦连词。1. 相当于“如果”,表示假设。《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2. 相当于“和”。表示并列。《仪礼·乡饮酒礼》:“公如大夫入。”(大夫:官名。)3. 相当于“而”。表示转折。至于;却。《论语·先进》:“如其礼乐,以俟君子。”4.相当于“或者”。表示选择。《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安:怎。方六七十:指纵横六七十里。邦:诸侯封国。)⑧助词。形容词后缀,相当于“然”,表示“……的样子”。《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不如]也作“弗如”。比不上。岑参《石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伯禹:大禹。)

何:

(一)①疑问代词。1. 什么。《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nóng)矣?”(那长得很茂盛的是什么?)2. 为什么。《汉书·伍被传》:“公独以为无福,何?”3. 何处。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②副词。1.表示反问。相当于“怎么”、“哪里”。《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身,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叹。相当于“多么”。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担。《诗经·曹风·候人》:“何戈与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负。《诗经·小雅· 无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为承受。《诗经·商颂·长发》:“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义后来写作“荷”。

值:

①面对;遇到。王充《论衡·实知》:“武库正值其墓。”②遇到……的时候。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值积雪始晴。”③价格;价钱。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此:

①代词。这;这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礼记·礼运》:“此之谓大同。”②这样;这般。庾信《哀江南赋》:“天何为而此醉。”③副词。乃;则。《后汉书·黄琼传》:“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

艰:

①艰难;困难。《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②艰险;险恶。《诗经·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周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③父母之丧。《世说新语·德行》:“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

难:

(一)nán 困难;艰难。与“易”相对。《老子》第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二)nàn ①灾难;祸患。《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厉兵:磨快兵器。)特指兵难,反抗或叛乱。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天子的宗庙。隳 :毁坏。)苏轼《晁错论》:“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②怨仇。《战国策·秦策一》:“以与周武为难。”(周武:周武王。)《史记·张仪列传》:“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③责备;责难。《孟子·离娄下》:“于禽兽又何难焉?”又诘问;反驳。《论衡·问孔》:“造难孔子,何伤于义?”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壬人:佞人,巧言谄媚的小人。)又辩驳的观点,论点。《汉书·高帝纪》:“(汉王)以问张良,良发八难。” (三)nuó ①茂盛的样子。《诗经·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阿:通“婀”,柔美的样子。)②驱逐疫鬼。后来写作“傩”。《周礼·夏官·方相氏》:“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

际:

①交界或靠边缘的地方。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左传·定公十年》:“居齐、鲁之际而无事。”②先后交接或局势形成的时候。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③互相之间。《韩非子·难一》:“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天人之际,岂不甚可畏哉!”④交会;会集。《周易·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⑤到;接近。《庄子·刻意》:“(精神)上际于天,下蟠于地。”《淮南子·原道》:“高不可际,深不可测。”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