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子天涯归棹远。”诗句出处:《河传》;是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
湖上。闲望。雨潇潇。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遨晚潮。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
【注释】:
荡:
①摇动。《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夫人荡舟,桓公大惧。”②动摇;不安定。《荀子· 劝学》:“天下不能荡也。”③震动;震荡。《史记· 龟策列传》:“以破族灭门者,不可胜数,百僚荡恐。”韩愈《送孟东野序》:“水之无声,风荡之鸣。”④放纵。《论语·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⑤涤除。《晋书·刘琨传》:“扫荡仇耻。”⑥平坦。《诗经·齐风·南山》:“鲁道有荡。”(有:形容词词头。)⑦广大貌。《春秋繁露·基义》:“圣人之道,同诸天地,荡诸四海。”⑧冲撞;冲杀。《古今风谣·隋大业长白山谣》:“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荡荡]1. 平坦貌。刘向《九叹·离世》:“路荡荡其无人兮。”2. 广大貌。《汉书·礼乐志》:“大海荡荡水所归。”3.心胸宽广貌。《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戚戚:忧愁貌。)荡子:
①在外流浪的人。《古诗十九首》:“~~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也作“宕子”。曹植《怨行歌》:“借问叹者谁,自云~~妻。”②放荡邪僻的男子。《聊斋志异·章阿端》:“误适~~,刚愎不仁,横加折辱。”子:
①孩子,兼指男女。《诗经·豳风· 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馌yè:送饭。南亩:指田地。)②儿子或女儿。《战国策·赵策四》:“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此指儿子。《韩非子·说林上》:“卫人嫁其子。”此指女儿。③人的通称,或指男;或指女。《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印否?”(涉:过河。印āng:我。)《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此。归:出嫁。)④尊称,多指男子。《诗经·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匪:非。愆qiān:错,误。)⑤动物的卵或幼小的动物。《诗经·小雅·小宛》:“螟岭有子,蜾蠃负之。”(螟蛉mínglíng:一种吃禾心的害虫。蜾蠃guǒluǒ:细腰蜂。)《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⑥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李绅《悯农》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⑦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⑧地支的第一位,常与天干相配以纪日、纪年。《春秋 · 桓公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元和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元和:唐宪宗年号。日南至:指夏至。)又指十二时辰之一,即子时,自夜十一时至次日晨一时。⑨利息。《史记·货殖列传》:“子贷金钱千贯。”天:
①人的头部。《吕氏春秋·论人》:“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故……若此,则无以害其天矣。”(释:去除。巧故:伪诈。)②天空。王充《论衡·谈天》:“察当今天去地甚高,古天与今无异。”《敕勒歌》:“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穹庐:毡帐。)③在额上刺字的刑罚。《周易· 睽》:“其人天且劓。”(劓:割掉鼻子的刑罚。)④天气;气候。《吕氏春秋·季春》:“行秋令,则天多沉阴。”⑤自然界。《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⑥自然形成的。《庄子·养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⑦上帝;自然界的主宰。《春秋繁露 ·郊祭》:“天者,百神之大君也。”⑧天命;天意。《左传·成公十六年》:“国之存亡,天也。”⑨依凭;依靠者。《仪礼· 丧服》:“夫者,妻之天也。”天涯:
天的边际,喻极远的地方。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若比邻。”涯:
①水边;崖。《尚书·微子》:“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津:渡口。)②边际;尽头。《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③止境。袁枚《祭妹文》:“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④方面;区域。古诗《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归:
(一)①出嫁;嫁。《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②返回。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兴:起来。)③送回;交还。《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假:借)④归依;归附。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⑤结局;归宿。《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殊:不同。途:路。)⑥死。《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 (二)kuì ①通“馈”。赠送。《论语·阳货》:“(阳货)归孔子豚。”《史记·周本纪》:“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②通“愧”。惭愧。《战国策·秦策一》:“状有归色。”棹:
(一)①船桨。曹操《船战令》:“整持橹棹,战士各持兵器就船。”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骛棹逐惊流。”②用桨划船。陶潜《归去来兮辞》:“或棹孤舟。” (二)zhuō ①树名。《南方草木状》卷中:“棹,棹树,干叶俱似椿。”②桌子。《朱子语类》卷九十:“同人在旅中遇有私忌,于所舍设棹,炷香可否。”(私忌:私家的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