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兹山何独秀,万仞倚昊苍。

“兹山何独秀,万仞倚昊苍。”诗句出处:《游倚帝山二首》;是唐朝诗人吴筠的作品。

山间非吾心,物表翼所托。振衣超烦滓,策杖追岑壑。
绝地穷山含岈,造天究磐礴。迩临烟霞积,逖睇宇宙廓。
俯惊白云涌,仰骇飞泉落。苔浓鲜翠屏,松古丽丹崿。
目冀睹乔羡,心希驭龙鹤。乃知巢由情,岂伊猿鸟乐。
兹山何独秀,万仞倚昊苍。晨跻烟霞趾,夕憩灵仙场。
俯观海上月,坐弄浮云翔。松风振雅音,桂露含晴光。
不出六合外,超然万累忘。信彼古来士,岩栖道弥彰。

【注释】:

兹:

(一)①草木滋盛。《诗经·邶风·泉水》:“我思肥泉,兹之永叹。”(肥泉:古水名。)②年。《国语·鲁语上》:“今兹海其有灾乎? 夫广川之鸟兽,恒知避其灾也。”(恒:经常。)《吕氏春秋·任地》:“今兹美禾,来兹美麦。”③今;现在。洪仁玕《资政新篇》:“兹谨将所见闻者条陈于后。”(条陈:分条陈述。)④代词。表示指示。1. 此;这里。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萧萧:马鸣声。班马:离群的马。)《论语·子罕》:“文王既设,文不在兹乎?”2.这样。《国语·楚语上》:“余恐德之不类,兹故不言。”⑤副词。益;更加。《墨子·尚同上》:“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⑥语气词。相当于“吧”;“呀”。《尚书·立政》:“周公曰:‘呜呼! 休兹!’”(休:美。) (二)cí[龟(qiū)兹]见“龟”。

何:

(一)①疑问代词。1. 什么。《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nóng)矣?”(那长得很茂盛的是什么?)2. 为什么。《汉书·伍被传》:“公独以为无福,何?”3. 何处。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②副词。1.表示反问。相当于“怎么”、“哪里”。《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身,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叹。相当于“多么”。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担。《诗经·曹风·候人》:“何戈与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负。《诗经·小雅· 无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为承受。《诗经·商颂·长发》:“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义后来写作“荷”。

独:

①单一;单独。《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后汉书·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②独自。苏轼《石钟山记》:“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③没有子孙的老人。《礼记·礼运》:“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④独特;特异;与众不同之处。《论衡·实知》:“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⑤专断;独裁。《荀子·臣道》:“故明主好同,而闇主好独。”(闇:同“暗”。)⑥副词。1. 相当于“只”、“仅仅”。张溥《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皎皎,何也?”2.表示反问,相当于“岂”、“难道”。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独夫]1. 独身男子。2. 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秀:

①谷物吐穗开花。白居易《杜陵叟》诗:“麦苗不秀多黄死。”②泛指植物开花。《诗经· 豳风· 七月》:“四月秀葽。”③草木茂盛。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春晚绿野秀。”④高出;超出。李白《庐山谣》:“庐山秀出南斗傍。”⑤出众,优秀。《宋书·谢庄传》:“江东无我,卿当独秀;我若无卿,亦一时之杰也。”(卿:对对方的爱称。)⑥美好;秀丽。欧阳修《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万:

[万俟(qí)]复姓。

仞:

①古代长度单位。具体长度说法不一,有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也有以五尺六寸、四尺为一仞的。《庄子·逍遥游》:“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②测量(深度)。《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度厚薄,仞沟洫(xù)。”(洫:水渠。)③通“牣”。 满。 司马相如《上林赋》:“虚宫观(guàn )而勿仞。”④通“忍”。忍受。《墨子·节葬下》:“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⑤通“韧”。坚韧。《周易·革卦》“遂用黄牛之革”王弼注:“牛之革坚仞不可变也。”⑥通“认”。辨识;认识。《淮南子·人间》:“非其事者勿仞也。”冯延巳《浣溪沙》:“波间隐隐仞归舟。”

倚:

(一)①斜靠着。《战国策·燕策三》:“倚柱而笑。”②凭恃;倚仗。李白《扶风豪士歌》:“作人不倚将军势。”③偏;斜。《礼记·中庸》:“中立而不倚。”④随着;合着。多指以歌合乐或以乐伴歌。苏轼《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⑤椅子。后作“椅”。《金石萃编·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绳床十,内四倚子。” (二)jī①奇异。《庄子·天下》:“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缭。”②通“奇”。单个;独。与“偶”相对。《谷梁传·僖公三十三年》:“匹马倚轮无反者。”(轮:代指车。反:同“返”。)

昊:

上天;广大的天。《诗经·小雅·巷伯》:“取彼谮(zèn)人,投畀(bì)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谮人:中伤他人的人。畀:给予。有北:北方荒寒的地方;有:助词,用作词头。)李白《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昊天]元气广大之天。《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钦:敬。)[昊苍]苍天。班固《答宾戏》:“超忽荒而躆(jù)昊苍也。”(忽荒:指天上。躆:同“踞”。)也作“苍昊”。曹植《升天行》之二:“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陵:升。)

昊苍:

上天,太空。曹植《五游》:“曜灵未移景,倏忽造~~。”也作“颢苍”。《汉书·叙传》:“合风云,超忽荒,而躆~~也。”

苍:

①深蓝色。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谢公行处苍苔没。”(谢公:谢灵运。)②灰白色。杜甫《洗兵行》:“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③指天。袁康《越绝书·越绝清籴内传》:“昔者上苍以越赐吴,吴不受也。”[苍苍]1.深蓝色。《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2. 灰白色。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3. 茂盛貌。《诗经·秦风·蒹葭》:“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芦苇。)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