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藓青黏屐,攀萝绿映衫。”诗句出处:《李氏小池亭十二韵》;是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
积石乱巉巉,庭莎绿不芟。小桥低跨水,危槛半依岩。 花落鱼争唼,樱红鸟竞鵮。引泉疏地脉,扫絮积山嵌。 古柳红绡织,新篁紫绮缄。养猿秋啸月,放鹤夜栖杉。 枕簟谿云腻,池塘海雨咸。语窗鸡逞辨,舐鼎犬偏馋。 踏藓青黏屐,攀萝绿映衫。访僧舟北渡,贳酒日西衔。 迟客登高阁,题诗绕翠岩。家藏何所宝,清韵满琅函。
|
【注释】:
踏:
(一)①践踏;踩。《晋书·王湛传附王述》:“鸡子圆转不止,便下床以屐齿踏之。”②勘查;察看。李石《论荆鄂两军战守胜势疏》:“同往新野一带,踏勘胜势。”③观看。诸重光《上元前夕宝幢·鉴南过饮》:“客为踏灯成不速,门非觅句亦常关。” (二)tā [踏实]切实;不浮躁。朱熹《答包详道书》:“然观古人为学,只是升高目下,步步踏实。”藓:
隐花之类的植物。茎叶很小,没有根,生在阴湿之地。李煜《浪淘沙》:“秋风庭院藓侵阶。”青:
①深绿色。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簾青。”②蓝色。《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黑色。《尚书·禹贡》:“厥土青黎。”④青色的东西。《汉书·成帝纪》:“青绿,民所常服。”⑤青州,古州名。先秦为九州之一。在今山东境内。屐:
①木制的鞋,鞋底有二齿,用来在泥地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②泛指鞋。陆游《长歌行》:“消磨日月几緉屐,陶铸唐虞一杯酒。”攀:
①抓住东西往上爬。《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②依附有钱有势的人。《宋史·张逊传》:“逊小心谨慎,徒以攀附至贵显。”③牵;挽;拉。李商隐《行次西郊作》诗:“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④折取。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去那人攀,恩爱一时间。”(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