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

“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诗句出处:《哭祖六自虚》;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

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
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
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
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
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何辜铩鸾翮,底事碎事与。
又作
尿蜀斤龙泉,鵩起长沙赋。麟终曲阜编,域中君道广。
海内我情偏,乍失疑犹见。沉思悟绝缘,生前不忍别。
死后向谁宣。为此情难尽,弥令忆更缠。本家清渭曲,
归葬旧茔边。永去长安道,徒闻京兆阡。旌车出郊甸,
乡国隐云天。定作无期别,宁同旧日旋。候门家属苦,
行路国人怜。送客哀难进,征途泥复前。赠言为挽曲,
奠席是离筵。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南山俱隐逸,
东洛类神仙。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花时金谷饮,
月夜竹林眠。满地传都赋,倾朝看药船。群公咸属目,
微物敢齐肩。谬合同人旨,而将玉树连。不期先挂剑,
长恐后施鞭。为善吾无矣,知音子绝焉。琴声纵不没,
终亦继悲弦。
第一百二十八卷

【注释】:

福:

①福气;幸运。《战国策·秦策三》:“主圣臣贤,天下之福也。”②赐福;保佑。《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偏。)③祭祀用过的酒肉。《周礼·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④古时妇女行礼叫“福”。《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马老爷才赶过来作揖,瞿太太也只得福了一福。”⑤通“幅”。布帛的宽度。《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金布律》:“布袤(mào)八尺,福广二尺五寸。”(袤:长。)

善:

①美好。诸葛亮《出师表》:“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②心地善良。《孟子·告子上》:“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③认为好;赞许。《史记·留侯世家》:“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④亲善;对人友好。《国语·晋语三》:“夫固国者,在亲众而善邻。”⑤办妥;处理好。《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六》:“国有具官,然后其政可善。”(具:完备。)⑥副词。好好地。《左传·昭公十三年》:“子善视之。”⑦熟悉。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五:“识其品式,辨其条理,善其用,定其礼。”⑧擅长;善于。《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⑨容易;易于。陶潜《感士不遇赋》:“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⑩通“缮”。修治;修整。《庄子·养生主》:“善刀而藏之。”(11)通“膳”。膳食。《颜氏家训·治家》:“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畜:积贮。埘:在墙上凿的鸡窝。)(12)语气词。表示应答或赞赏。《墨子·公输》:“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闻:

(一)①听见。《韩非子·十过》:“先闻此声者,其国必削。”②听说。《韩诗外传》卷七:“吾闻君子不食鲡(lǐ)鱼。”③使上级听到;报告上级。《韩非子·五蠹》:“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④见闻;知识。《史记·儒林列传序》:“小吏浅闻,不能究宣,无以明布谕下。”⑤闻名。李白《赠孟浩然》:“风流天下闻。”⑥领会;掌握。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⑦嗅。《韩非子·十过》:“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 (二)wèn 名声;声誉。《论语·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前:

(一)①前进;向前。《左传·昭公元年》:“二执戈者前矣。”②跟“后”相对。1.表示方位在前。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2.表示次序在前。《聊斋志异·狼三则》:“(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3.表示时间在先。《礼记·檀弓上》:“子夏曰:‘我未之前闻也。’”③引导。《仪礼·士虞礼》:“祝前尸出户。” (二)jiǎn 同“剪”。消灭。《吴子·论将》:“进道易,退道难,可来而前;进道险,退道易,可薄而击。”(薄:迫近;逼近。)

录:

(一)①记录;记载。《公羊传·隐公十年》:“《春秋》录内而略外。”《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录功而与官。”②册籍;簿籍。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所著书也。”③采纳。《论衡·别通》:“或观读采取,或弃捐不录。”④录取;任用。《隋书·裴仁基传》:“时隋大乱,有功者不录。”⑤收藏;收集。《世说新语·政事》:“(陶侃)敕船官悉录木屑,不限多少。”⑥抄写。文天祥《指南录后序》:“道中手自抄录。”⑦总领。《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尚书:官名。)⑧逮捕。《南史·胡藩传》:“帝怒,命左右录来,欲斩之。” (二)lǜ 审查并记录犯人的罪状。《汉书·何武传》:“及武为刺史,行部录囚徒。”

歼:

①杀尽;消灭。《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②死。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志决身歼军务劳。”

良:

①善良;贤良。《礼记·礼运》:“父慈、子孝、兄良、弟弟(tì)。”(弟:同“悌”。友爱。)《后汉书·左雄传》:“民所以安而无怨者,政平吏良也。”(平:安定。)②善良、贤良的人。张衡《思玄赋》:“尚前良之遗风兮。”(尚:崇尚。)③优良;精美。《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良工也。”④副词。1.的确;果然。《汉书·李寻传》:“良有不得已,可赐以财货,不可私以官位。”《史记·赵世家》:“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2. 甚;很。《汉书·冯唐传》:“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悦。”[良人]1.妇女称丈夫。《孟子·离娄下》:“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2.善良的人。韩愈《原毁》:“是足为良人矣。”(是:这就。)3.有才能的人。《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昧:

①暗;昏暗。《周易·屯》:“天造草昧。”(造:创造。草:草创。)②糊涂;愚昧;迷乱。《左传·宣公十二年》:“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③隐藏。曾巩《地动》:“天意昧密宁能详。”④隐晦;不明显。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⑤不相识;不了解。颜延之《秋胡》:“虽为五载别,相与昧平生。”⑥违背;背叛。⑦贪图。《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三年》:“南军得时,勿昧利以取后悔。”(南军:南朝的军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王是故昧于一来。”

上:

(一)①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②等级高或质量好的。《天工开物·饴饧》:“色以白者为上。”③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墨子·七患》:“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④在上位的君主。《孟子·梁惠王上》:“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⑤由低处往高处。《庄子·逍遥游》:“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⑥去;往。黄宗羲《柳敬亭传》:“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⑦向前。《战国策·秦策二》:“三鼓之而卒不上。”(卒:终。)⑧进呈;进献;送上。《汉书·东方朔传》:“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⑨出场。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正旦扮莺莺上。”⑩加;添加。《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11)涂染。《天工开物·造竹纸》:“先以白矾水染过,后上红花汁云。”(12)通“尚”。崇尚。《吕氏春秋·长见》:“尊贤上功。” (二)shǎng 上声,汉语四声之一。钟嵘《诗品序》:“至平上去人,则余病未能。”

上玄:

指上天。扬雄《甘泉赋》:“惟汉十世,将祀~~。”

玄:

①幽远。《庄子·天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远古君主治理天下,无为而治。)②深奥;玄妙。《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③天;天空。扬雄《甘泉赋》:“惟汉十世,将郊上玄。”④黑红色。《尚书·汤诰》:“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⑤泛指黑色。《吕氏春秋·孟冬》:“衣墨衣,服儇玉。”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