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效獨無因,斯焉可遊放。”詩句出處:《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是唐朝詩人高適的作品。
香界泯群有,浮圖豈諸相。登臨駭孤高,披拂欣大壯。
言是羽翼生,迥出虛空上。頓疑身世別,乃覺形神王。
宮闕皆戶前,山河盡簷向。秋風昨夜至,秦塞多清曠。
千裡何蒼蒼,五陵鬱相望。盛時慚阮步,末宦知周防。
輸效獨無因,斯焉可遊放。
言是羽翼生,迥出虛空上。頓疑身世別,乃覺形神王。
宮闕皆戶前,山河盡簷向。秋風昨夜至,秦塞多清曠。
千裡何蒼蒼,五陵鬱相望。盛時慚阮步,末宦知周防。
輸效獨無因,斯焉可遊放。
【註釋】:
輸:
①運送;運輸。晁錯《言守邊備塞疏》:“輸者僨於道。”②交納。《後漢書·光武帝紀》:“其令南陽勿輸今年田租。”③捐獻;交出(財物)。邵長蘅《閻典史傳》:“輸不必金。”④敗。與“贏”相對。杜甫《遣懷》:“百萬攻一城,獻捷不雲輸。”⑤不及;不如。毛澤東《沁園春·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⑥報告;泄露。《戰國策·東周策》:“盡輸西周之情於東周。”⑦墜落;敗壞。《公羊傳·隱公六年》:“鄭人來輸平。輸平者何?輸平猶墮成也。”效:
①模仿;效法。《左傳·文公元年》:“效尤禍也。”②送;獻出。《史記 ·秦始皇本紀》:“異日韓王納地效璽。”③效果;功用。《商君書·徠民》:“此富強兩成之效也。”④驗證;證明。賈誼《治安策》:“故疏者必危,親者必亂,已然之效也。”獨:
①單一;單獨。《史記·高祖本紀》:“項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後漢書·崔駰傳》:“蓋高樹靡陰,獨木不林。”②獨自。蘇軾《石鐘山記》:“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③沒有子孫的老人。《禮記·禮運》:“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矜:通“鰥”。)④獨特;特異;與眾不同之處。《論衡·實知》:“有獨見之明,獨聽之聰。”⑤專斷;獨裁。《荀子·臣道》:“故明主好同,而闇主好獨。”(闇:同“暗”。)⑥副詞。1. 相當於“隻”、“僅僅”。張溥《五人墓碑記》:“獨五人之皎皎,何也?”2.表示反問,相當於“豈”、“難道”。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獨夫]1. 獨身男子。2. 殘暴無道為人民所憎恨的統治者。無:
①沒有。跟“有”相對。陸遊《遊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②副詞。表示否定,相當於“不”。《商君書·農戰》:“民以此為教,則粟焉得無少,而兵焉得弱也?”③連詞。表示條件,相當於“無論”、“不論”。《詩經·魯頌·灃水》:“不小不大,從公於邁。”④通“毋”。不要。《古詩源·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勢》:“則國非其國,而民無其民也。”⑥語氣詞。用於疑問句末,表示疑問,相當於“否”。白居易《問劉十九》:“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因:
①憑借;依靠。《孟子·離婁上》:“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國語·鄭語》:“(謝西)其民沓貪而忍,不可因也。”②繼續;沿襲。《論語·先進》:“千乘(shèng)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jǐn),由也為之,比(b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乘:一車四馬。攝:夾處。饑饉:荒年。比:等到。方:義方。)《漢書·循吏傳》:“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光:霍光。循:遵循。)③原因;緣由。鄒陽《獄中上梁王書》:“無因而至前也。”④因緣。寒山《詩三百五首》之二百三十八:“唯作地獄滓,不修正直因,忽然無常到,定知亂紛紛。”(無常:傳說為陰曹索命的鬼。)⑤介詞。1. 表示事情發生的原因。相當於“因為”、“由於”。《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因前使絕國功,封騫博望侯。”2. 表示行為的條件。相當於“通過”。《鹽鐵論·論儒》:“孔子適衛,因嬖(bì)臣彌子瑕以見衛夫人,子路不悅。”(嬖:被寵愛。)3.表示行為的根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4. 表示順應情勢。《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因風吹火,用力不多。”⑥連詞。連接短語或句子,表示順承。“於是”。《史記·高祖本紀》:“秦軍解,因大破之。”(解:松懈。)斯:
①劈;分開。《詩經·陳風·墓門》:“墓門有棘,斧以斯之。”(棘:酸棗樹。)②指示代詞。《楚辭·漁父》:“何故至於斯。”《孟子·萬章上》:“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③副詞。表示承接上文,相當於“乃”、“就”。柳宗元《非國語下》:“受賞者恥,則立功者怠,國斯弱矣。”④助詞。相當於“之”、“的”。《詩經·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⑤語氣詞。表疑問或感嘆。《詩經·豳風·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將。”(將:大。)⑥盡;全都。《呂氏春秋·報更》:“斯食之,吾更與女。”[斯須]片刻,一會兒。《禮記·祭義》:“禮樂不可斯須去身。”焉:
①指示代詞,相當於“之”。《論語·陽貨》:“信則人任焉。”②疑問代詞,相當於“哪裡”、“怎麼”。《論語·陽貨》:“割雞焉用牛刀?”③於彼,於此。兼有介詞“於”加代詞“此”的語法功能。《孟子·梁惠王上》:“晉國,天下莫強焉。”④副詞。相當於“乃”、“則”、“才”。《呂氏春秋·季春》:“乃告舟備具於天子,天子焉始乘舟。”⑤介詞。相當於“於”。《孟子·盡心上》:“人莫大焉亡親戚君臣上下。”(亡:無。)⑥連詞。表示承接。多與“乃”連用,相當於“於是”。《荀子·議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沒耳。”⑦助詞。1. 表示結構,用於前置的賓語之後。相當於“是”。《左傳·隱公六年》:“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2. 表示狀態,用於形容詞、副詞之後,相當於“然”、“樣子”。《詩經·小雅·大樂》:“睠言顧之,潸焉出涕。”⑧語氣詞。1.用於句中,表示停頓。《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且以五帝之聖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2. 用於句尾,表示陳述或肯定。《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擊之,必大捷焉。”3.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詩經·唐風·杕杜》:“人無兄弟,胡不佽(cì)焉?”(胡:為什麼。佽:幫助。)4. 用於句尾,表示感嘆。《論語·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yù)焉!”(與:參與,享有。)可:
(一)①同意。《左傳·隱公三年》:“公曰:不可。”②正確。《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使以臣之言為可,願行而利其道;以臣之言為不可,久留臣無為也。”(使:如果。)③值得。白居易《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④能夠;可以。《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⑤著實。《史記·田單列傳》:“吾懼燕(yān)人掘吾城外塚墓,僇(lù)先人,可為寒心。”(僇:通“戮”。殺。此指戮屍。)⑥適合;適宜。張翰《杖賦》:“方圓適意,洪細可乎。”李漁《笠翁一傢言·笠翁偶集·種植部》:“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此皆言其可目者也。”⑦痊愈。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瘦得渾如削,百般醫療終難可。”(渾:簡直。)⑧當著,對著。周邦彥《南柯子》:“曉來階下按新聲,恰有一方明月可中庭。”(按:擊,奏。一方:一塊。)⑨副詞。1.表示估計,相當於“大約”。王維《洛陽女兒行》:“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餘。”2. 表示轉折,相當於“卻”。李白《相逢行》:“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3. 表示反詰,相當於“豈”“哪”。《史記·項羽本紀》:“騅不逝兮可奈何!”方幹《山中言志》:“潛夫自有孤雲侶,可要王侯知姓名?”(潛夫:隱居的人。) (二)kè [可汗(hán)]亦作“可罕”。古代北方一些少數民族君主的稱號。古樂府《木蘭詩》:“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帖:軍中文告。)遊:
①在水上漂浮。《詩經·邶風·谷風》:“泳之遊之。”(泳:在水中潛行。)泛指遊泳。《韓非子·難勢》:“越人善遊矣。”(越:國名。)②虛浮;不切實際。《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lù陸)。”③遊玩;遊覽。晁錯《言守邊備塞疏》:“幼則同遊。”引申指旅行;出外求學或求官。《史記·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遊江淮。”④交際;交往。《漢書·枚乘傳》:“與英俊並遊。”⑤流動。《漢書·溝洫志》:“水尚有所遊蕩。”⑥縱;放縱。《後漢書·仇覽傳》:“剽輕遊恣。”⑦liú(流)。通“旒”。旌旗上懸垂的飾物。《左傳·桓公二年》:“鞶厲遊纓。”[遊說]為瞭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四處奔走。《史記·張儀列傳》:“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放:
①驅逐;流放。《左傳·莊公六年》:“夏,衛侯入,放公子黔牟於周,放寧跪於秦。”(黔牟、寧跪:皆人名。)《尚書·堯典》:“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②免去;解脫;逃逸。沈括《夢溪筆談·官政二》:“開封府十七縣皆以歲旱放稅。”《孟子·告子上》:“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③放棄;棄置。《漢書·哀帝紀》:“鄭聲淫而亂樂,聖王所放。”④放縱;放任。《孟子·滕文公下》:“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放而不祀。”⑤發出。白居易《池上早春即事招夢得》:“雲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夢得:劉禹錫字。)又發遣。何景明《胡人獵圖歌》:“呼鷹放犬無不為,數騎彎弓競馳突。”⑥指花開放。杜甫《留別公安太易沙門》:“江南紅梅已放春。”⑦發放;從上往下傳達命令。《元典章·朝綱·省部減繁格例》:“如經都省復奏或改授者,自都省奏準月日放支。”(都省:宰相官職的稱呼。支:支付。)又指借錢與人以取利息。《北齊書·陳元康傳》:“放責(zhài)交易,遍於州郡。”(責:同“債”。)⑧放下;擱置。《南史·元兇劉劭傳》:“王羅漢昏酣作妓,聞官軍已度,驚放仗歸降。”⑨通“仿”。仿效;模擬。《漢書·貢禹傳》:“臣愚以為盡如太古難,宜少放古以自節焉。”(少: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