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

2024-12-31 可可诗词网-柳宗元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押入声韵的小诗。此诗最为古今赞赏,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它描 绘了一幅自然、幽静、寥廓、清寒的画面。前二句写远景,显得空蒙、辽远;后二句写近 景,则显得幽寂、孤寒。“千山”、“万径”铺盖着白雪,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展示的是寂 静、纯洁、寒冷、寥廓的大背景,为大雪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渔翁做了有力的陪衬, 使之形象更为清高,性格更为孤傲,也使我们感受到诗人遭贬后寂寞、孤独、凄寒的心 境。其用字更为绝妙:一个“绝”字,一个“灭”字,可见环境极度的清冷、幽僻、寂寥;一 个“寒”字,一个“雪”字,更给这清冷、幽僻、寂寥之境增添了浓郁的严寒肃杀之气。如 此用字,不仅容易形成冷中含峭、峭中见冷的冷峭格调和诗境,更能显示渔翁清高孤 傲、一尘不染的高尚情操,同时也不露声色地展现了诗人遭贬后不畏恶劣生活环境的 精神世界。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 jiānɡ xuě 》 
    《 江    雪  》 
    .[ tánɡ ]. liǔ zōnɡ yuán.
    .[ 唐   ]. 柳  宗   元  .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 , wàn jìnɡ rén zōnɡ miè 。 
    千   山   鸟   飞  绝  , 万  径   人  踪   灭  。 
    ɡū zhōu suō lì wēnɡ , dú diào hán jiānɡ xuě 。 
    孤 舟   蓑  笠 翁   , 独 钓   寒  江    雪  。 
  •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
     
    座座高山、千峰万壑,
     
    何处有鸟儿的踪影——
     
    你这生命的精灵?
     
    条条山道、千路万径,
     
    哪儿有人的影踪——你这精灵的生命!
     
    只有孤舟一叶,蓑笠老翁,
     
    独自垂钓在
     
    寒气凝止的江雪中。


    【逐句翻译】

     
    千山鸟飞绝,千座高山哟飞鸟已经断绝,
    万径人踪灭。万条小径哟人踪已经湮灭。
    孤舟蓑笠翁,只见孤舟上披蓑戴笠渔翁,
    独钓寒江雪。孤独地垂钓这寒江的风雪。

     
  • (1)飞绝:飞尽,不飞。
    (2)万径:无数条路。人踪灭:不见人的足迹。
    (3)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钓鱼老人。
  • 【集评1】 宋·苏轼:“郑谷诗云: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此村学中语也。柳子厚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书郑谷诗》)
    宋·尤袤:“柳宗元《雪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视郑谷‘乱飘僧舍’之句,不侔矣。东坡居士云。”(《全唐诗话》卷之三)
    宋·范唏文:“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钓雪》一诗之外,极少佳者。”(《对床夜语》卷四)
    明·胡应麟:“‘千山鸟飞绝’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以《辋川》诸作,便觉太闹。”(《诗薮》内编卷六)
    清·沈德潜:“清峭已绝,王阮亭尚书独贬此诗,何也。”(《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清·王尧衢:“江寒而鱼伏,岂钓之可得。彼老翁独何为稳坐孤舟风雪中乎?世态寒凉,宦情孤冷,如钓寒江之鱼,终无所得,子厚以自寓也。”(《古唐诗合解·唐诗》卷四)
    今·王文濡:“雪大则鸟断飞人绝迹,独此蓑笠老翁,犹掉孤舟而钓寒江之雪,其高旷为何如耶!子厚远谪江湖,宦情冷淡,因举此以自况云。”(《唐诗评注读本》上)
    今·喻守真:“作意:此是咏江乡雪景。作法:首二句虽是咏山及原野,但为什么会绝会灭?其中就暗藏一“雪”字,雪大了,所以鸟飞绝,人踪灭。此二句是故作奇险语,读了之后,似乎觉得咏雪景已完全无遗,下文已无话可说。不料他竟能别开境界,再从江面上设法,用孤舟独钓,来点缀雪景,天然的景物,一经凑合,便成一幅极妙的雪景图。蘅塘退士评此诗: ‘二十字可作二十层,却是一片,故奇。’”(《唐诗三百首详析》)

    【集评2】
    东坡言郑谷诗: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此村学中诗也。子厚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信有格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宋〕洪刍《洪驹夫诗话》)
     
    “千山鸟飞绝”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以《辋川》诸作,便觉太闹。(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
     
    前二句不着“雪”字,而确是雪景,可称空灵。末句一点便足。阮亭(王士祯)论前人雪诗,于此诗尚有遗憾,甚矣诗之难也! (李锳《诗法易简录》)
     
    空江风雪中,远望则鸟飞不到,近观则四无人踪,而独有扁舟渔父,一竿在手,悠然于严风盛雪间。子厚以短歌为之写照,子和《渔父词》所未道之境也。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总案】 这是一首绝妙的江雪垂钓图。前二句写雪大天寒,万籁俱寂;后二句写孤舟蓑笠、独钓寒江。不仅对比强烈,形象鲜明,而且从对比中显示人物的高旷胸怀和遗世独立的气格。故胡应麟谓其“骨力豪上,句格天成”。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他在山川景物的描写之中,再现了一种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小石潭记》) 的艺术境界。与之相似,柳宗元还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在山水诗的发展历程中,继王孟之后蔚为大家。六朝之后,佛道大行,而诗人们又多受佛道思想的浸染。于是出现了以王维为代表的寓山水以禅宗和以李白为代表的游山水以访道,客体山水与人类社会的宗教混而化一的诗风。柳宗元放逐南荒不毛之地,尽管他深受佛道思想影响,而这影响又与其身世遭际相共鸣,但山泽荒疬,宗教的外在形式毕竟削弱了些,这就使得他的山水诗作,虽然内涵与王李等前贤一致,外形却多与宗教无涉。其山水诗作多是人与自然的组合,是借助自然界的山山水水观照其孤寂冷清但又冰清玉洁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了一种不谈宗教的宗教,这正与“禅”的本质特征相契合。《江雪》即是这样一种以自然山水为外形,以枯冷凄清为内容,不言 “禅” 的禅诗。
     
      此诗题为《江雪》,先已使人感到三分寒意,再看其诗,则无处不写其静,无处不觉其寒。起首二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人从大处落笔,描摹出苍茫渺远的阔大背景:“千山”“万径”,宇宙空明,在这个目力所及的大千世界里,一切有生命者都已绝灭:“千山”,正是飞鸟翔舞栖息之地,“万径”,正是人类熙熙攘攘、你去我来之处,配以“绝”、“灭”二字,就形成了感觉上的极大反差。此时,当再增三分寒意。
     
       此诗前二句是远景、是衬托,后二句是近景、是中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没有意识、没有生命的冰雪冻结的凝固世界,是“孤舟”“独钓”老翁的背景,是老翁(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表现,也是诗人心灵窗口透视出来的客体自然。从句式上说,人鸟灭绝,所以才会说此翁为“孤”为“独”;从内涵来说,在这个极其寒冷的世界里,人鸟灭绝正是孤舟独钓者的反衬。这是一种“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举世皆浊而我独清”的境界,无异于“接舆之髡首”与“桑扈之裸行”(屈原语),就其本质来说,是诗人摒弃社会、摒弃人类而独对自然的宗教境界——没有宗教外衣的宗教。当然,这也是一幅画卷:远处千山万壑、层峦起伏,覆盖着洁白晶莹的冰雪,雪面上没有一行人的足印,甚至没有一丝鸟雀的痕迹,在似乎凝止着的江面上,孤独地漂着一叶渔舟,一个身披蓑笠的渔翁,向寒冷的江面伸出了钓竿,而鱼儿此时,畏惧那寒冷的冰雪,早已潜入了水底,老翁垂钓的,仿佛是那扑面而来的寒江飞雪……
     
      “孤”“独” 二字,是一篇之旨趣。此诗写于作者南贬永州之时。其时柳宗元“既窜斥,地又荒疬,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新唐书·本传》),正是此意。“蓑笠翁”是一篇之形象,实际上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是诗人既不得志于世而求于放浪山水的人生追求。他的另一首诗专以《渔翁》为题,“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比此处之渔翁的心境略好,那毕竟是陶然于山水了,可以参照一读。“蓑笠”二字,给此处之渔翁以服装道具,更增其真实鲜明之感。“江雪”二字是全篇之笼罩者,诗中主人公垂钓江中,“江”字自然是其所依附,而“雪”字则更是无所不在,它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原因,它使千山万径、孤舟老翁,无不置于纷纷扬扬的飞雪之中,读来空灵迷茫,颇具朦胧凄清之美,其中的禅意、禅境,读者自不难玩味。
     
  •  
        这是一首调古情真的五绝名作。虽然题为“江雪”,但是大半的篇幅却既未写“江”,也不曾状“雪”,仅以疏笔勾勒出由于大雪纷飞而呈现的鸟去人稀的景象。开头两句,均以数字统摄。所谓“千山”、“万径”,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多。在诗人的笔下,这时飞鸟潜踪,行人遁迹,并已达到“绝”、“灭”的程度。通过这样的浓墨渲染,寒江周围的环境气氛,便显得格外幽旷静谧。因此,尽管没有点出“雪”字,而雪之盛,读者不言而喻。
     
       三、四两句,描绘江边之景:孤舟上,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迎风抗雪,垂钓寒江。从“蓑笠”二字,可知当时风雪正紧。作者通过强调环境的恶劣,就微妙地反衬出诗中的人物。至于“孤”、“独”二字,则与上“千”、“万”形成比照,突出渔翁清高孤傲、卓然独立的特点。
     
       至此,仅说明柳宗元用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素雅的寒江独钓图。但是,成功的咏物之作,必须“物物而不物于物”,字里行间,往往潜藏着深意。只有透过事物的表象,联系作者的身世,才能豁然开朗,领悟个中的真谛。名家之作,尤其如此。
     
         我们知道,《江雪》是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时作。唐代永州,地僻人稀,而司马又是闲散无所事事的卑职。诗人形单影孤、寂寞苦闷之情,不言而喻。但是,这一切并不能动摇他的政治理想,消磨他的斗争意志。《江雪》正是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它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虽万受摈斥,不更乎其内”的气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说明在当权者的高压之下,人们为了苟活,即算有某种自得之见,也只能缄默不言;其政治气氛,正如这风雪扫荡、万里冰封的大自然,凄清冷落,生机萧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托名渔翁,实为自喻。尽管环境肃杀,但诗人置之不顾,仍旧一如既往地奉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这就显示了作者在遭遇坎坷、处境孤立的情况下,毫不妥协,敢于冒犯龙颜的高风亮节。另一方面,诗人将一叶孤舟放在辽阔空旷的背景之下来写,也说明他在坚定、顽强的斗争意志之外,其内心也不免有孤厄郁闷的思绪。
     
       此外,在音韵方面,诗人很好地选用了入声字作韵脚。入声字的特点是急促,缺乏延展性,既适合表现环境的凄清幽寂,又能表明作者冷静执着、斩钉截铁的态度。
     
        总之,《江雪》一诗不仅是一幅寒江独钓的风景画,更是诗人政治活动挫败后的缩影,可谓是诗中有画、画外有意、愈促而缓、愈小而大的杰作,难怪蘅塘退士评论它说: “二十字可作二十层,却是一片,故奇。”
     
     
  •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他在山川景物的描写之中,再现了一种“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的艺术境界。同时,柳宗元还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在山水诗的历程中,继王孟之后,蔚为大家。他的山水诗作,多是人与自然的组合,是借助自然界的山山水水,观照其孤寂冷清但又冰清玉洁的内心世界。
     
       此诗题为《江雪》,先已使人感到三分寒意,再看其诗,则无处不写其静,无处不觉其寒。起首二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描摹出苍茫渺远的阔大背景:“千山”、“万径”,宇宙空明,在这个目力所及的大千世界里,一切有生命者有感觉有意识者都已绝灭:“千山”,正是飞鸟翔舞栖息之地;“万径”,正是人类熙熙攘攘,你去我来之处,配以“绝”、“灭”二字,就形成了感觉上的极大反差。此时,当又增三分寒意。
     
        此诗前二句是远景,是衬托,后二句是近景、是中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没有意识、没有生命的冰雪冻结的凝固世界,是“孤舟”“独钓”老翁的背景,是老翁(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表现,也是诗人心灵窗口透视出来的客体自然。从句式上说,诗人说自己的“孤”为“独”,这正是承上文人鸟灭绝之意而下;而从内涵来说,人鸟灭绝又是孤舟独钓的反衬。这是一种“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举世皆浊而我独清”的境界,无异于“接舆之髠首”与“桑扈之裸行”(屈原语),就其本质来说,是诗人摒弃社会、摒弃人类而独对自然的宗教境界——没有宗教外衣的宗教。当然,这也是一幅未用画笔的画卷,是江雪独钓图:远处千山万壑、层峦起伏,复盖着洁白晶莹的冰雪,雪面上没有一处行人的足印,甚至没有一丝鸟雀的痕迹,在似乎凝止着的江面上,孤独地漂荡着一叶渔舟,一个身披蓑笠的渔翁,向寒冷的江面伸出了钓竿。而鱼儿此时,畏惧那寒冷的冰雪,早已潜入了水底,老翁垂钓的,仿佛是那扑面而来的寒江飞雪。……将此图悬于堂内,恐三伏盛夏也会觉其寒气逼人吧!
     
     此诗“孤”、“独”二字,是一篇之旨趣。此诗写于南贬永州之时。柳宗元“既窜斥,地又荒疬,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新唐书·本传》),正是此意。“蓑笠翁”是一篇之形象,实际上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是诗人既不得志于世而放浪于山水的人生追求。“蓑笠”二字,给此处之渔翁以服装道具,更增其真实鲜明之感。“江雪”二字是全篇之笼罩者。诗中主人公垂钓江中,“江”字自然是其所依附,而“雪”字则更是无所不在,它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原因,它使千山万径、孤舟老翁,无不置于纷纷扬扬的飞雪之中,空灵迷茫,颇具朦胧之美。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后所作。诗题“江雪”似是写景,其实写人。一二句以“千山”、“万径”夸张地展现了一个广大寥廓、浩瀚无边的背景,并以“鸟飞绝”、“人踪灭”,营造出一种异常幽静、沉寂的氛围,使人感觉到那铺天盖地的大雪所带来的凛冽逼人的寒气。三四句描绘了一个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表现出渔翁与恶劣环境对抗的气度和精神,也是诗人政治上失意虽郁闷苦恼而却清高孤傲矛盾心理的反映。诗最后点题,而“寒江雪”三字又是点睛之笔,它既说明了鸟飞绝、人踪灭的原因,又突出了渔翁不为冰雪所动的风貌,将诗的前后两联连成一个统一整体。
     
          这首五绝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并通过背景的渲染和具体形象的描写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唐人绝句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