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狼藉

    
【出处】:《史记·蒙恬列传》:“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故事】:秦始皇有两个宠信的大臣: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秦始皇驾崩后,其幼子胡亥即位。由于胡亥年幼无知,不辨忠奸,听信了李斯、赵高的谗言,将蒙毅赐死。蒙毅接到胡亥赐死的圣旨后,仍以国事为重,流着眼泪上书劝谏胡亥。他列举了一系列杀害忠臣的暴君:用三位忠臣殉葬的秦穆公,杀大将白起的秦昭襄王,杀国家栋梁伍奢的楚平王,杀伍子胥导致亡国的吴王夫差,并进而指出这些君主由于妄杀忠臣良将而遭到了天下人的谩骂,名声极坏。希望胡亥能接受历史的教训,引为戒鉴。可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胡亥一句也听不进,还是杀了蒙毅。不久,蒙恬也被逼自杀了。

【意思】:恶名昭著或名誉扫地。声名:即名声;狼藉:狼群常藉草而卧,卧后起来,就把草踏乱以灭其踪迹,后用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亦作“声名扫地”。

【古例】: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三回:“因汪太史平日声名狼藉,最不见重于官场,目前新督帅参劾劣绅十七名,实以汪某居首。”老舍《神拳》第三幕第三场:“别等声名扫地,无可收拾!”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3-2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chengyugushi/1783.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