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敝”,衰败,破烂。按:参看郭锡良《说斃》。
《左传》僖公七年:“既不能强,又不能弱,所以斃也,国危矣。”又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骨而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斃,不能从也。”
2.通“獘”,踣倒。按:《尔雅·释言》:“斃,踣也。”注:“前覆。”
《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斃。”晋杜预注:“斃,踣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斃,本又作‘獘’。”清阮元校勘记:“按《说文》作‘獘’,从犬,诸书改从大从廾。”按:汉许慎《说文解字·犬部》:“獘,顿仆也。从犬,敝声。《春秋传》曰:‘与犬,犬獘。’獘或从死。”《庄子·说剑》:“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斃其处也。”《国语·晋语》:“骊姬与犬肉,犬斃。”《礼记·檀弓(下)》:“射之,斃一人。”注:“斃,仆也。”又《表记》:“俛焉有孳孳,斃而後已。”注同。
分享到:
《左传》僖公七年:“既不能强,又不能弱,所以斃也,国危矣。”又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骨而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斃,不能从也。”
2.通“獘”,踣倒。按:《尔雅·释言》:“斃,踣也。”注:“前覆。”
《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斃。”晋杜预注:“斃,踣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斃,本又作‘獘’。”清阮元校勘记:“按《说文》作‘獘’,从犬,诸书改从大从廾。”按:汉许慎《说文解字·犬部》:“獘,顿仆也。从犬,敝声。《春秋传》曰:‘与犬,犬獘。’獘或从死。”《庄子·说剑》:“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斃其处也。”《国语·晋语》:“骊姬与犬肉,犬斃。”《礼记·檀弓(下)》:“射之,斃一人。”注:“斃,仆也。”又《表记》:“俛焉有孳孳,斃而後已。”注同。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1059.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