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暵”,曝晒。
《三国志·魏书·司马芝传》:“夫农民之事田,自正月耕种,耘锄条桑,耕熯种麦,刈築场,十月乃毕。”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海外西经》:“十日并熯,女醜以毙。”《晋书·食货志》:“徐扬二州土宜之麦,可督令熯地,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於以周济,所益甚大。”
2.通“焊”,焊接,焊住。按:章炳麟《新方言·释器》:“今人谓以火合金器为熯。金器受火则熔,已合而乾故谓之熯。”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三回:“一声吆喝,哄堂而去,把个老爷熯在堂上。”(此“熯”为比喻义)
分享到:
《三国志·魏书·司马芝传》:“夫农民之事田,自正月耕种,耘锄条桑,耕熯种麦,刈築场,十月乃毕。”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海外西经》:“十日并熯,女醜以毙。”《晋书·食货志》:“徐扬二州土宜之麦,可督令熯地,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於以周济,所益甚大。”
2.通“焊”,焊接,焊住。按:章炳麟《新方言·释器》:“今人谓以火合金器为熯。金器受火则熔,已合而乾故谓之熯。”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三回:“一声吆喝,哄堂而去,把个老爷熯在堂上。”(此“熯”为比喻义)
发布时间:2019-04-1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2081.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