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

    1.通“忠”,忠诚。
《尚书·仲虺之诰》:“建中于民。”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或作‘忠’。”又《吕刑》:“罔中于信。”《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汉郑玄注:“中,犹‘忠’也。”《战国策·赵策(二)》:“隐中不竭,臣之罪也。”元吴师道补注:“中,一作‘忠’。”按:同书亦作“隐忠不竭”,如同节云:“隐忠不竭,奸之属也。”《韩非子·解老》:“中心情而不谕,宝心爱(薆)而不知。”《吕氏春秋·诬徒》:“故不能学者,遇师则不中,用心则不夺。”按:“清俞樾《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一)》:“中,读为‘忠’。古字‘中’‘忠’通用。遇师则不中(忠),言其事师不以忠诚也。”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一曰中信敬上。”《淮南子·泰族训》:“至中复素。”(《文子·徵明》“中”作“忠”。)汉汤阴令张君(迁)碑:“中謇于朝。”《汉书·兒宽传》:“惟天子建中和之极。”“‘中’与‘衷’通。”(《广雅疏证》卷一上)《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汉之与吴,虽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约。”《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若舍亲家踌蹰之际,全仗三老攛掇一声,说陈某是中心计数,不是虚情。”明宋濂《故龙泉县教谕汤府君墓志铭》:“大书茔间,表厥中素(愫)。”
2.通“终”。
汉扬雄《太玄·盛》:“初一《侧》曰:‘……盛不墨,中不自克也。’”宋司马光集注:“宋陆本‘中’作‘终’。”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729.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