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得”。按:上古音“中”读如“得”。
《吕氏春秋·辩士》“使农事得中”,按:谭戒甫《校吕遗谊》(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四年卷第一、二、三号曰:按:“得”字古与“中”音通。前《行论篇》“以中帝心”,高注“中犹得”;《周礼·地官·师氏》“解氏掌国中失之事”,注:“故书‘中’为‘得’。”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林音得。”皆即其例。《史记·周勃列传》:“勃子胜之尚公主,不相中。”
分享到:
《吕氏春秋·辩士》“使农事得中”,按:谭戒甫《校吕遗谊》(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四年卷第一、二、三号曰:按:“得”字古与“中”音通。前《行论篇》“以中帝心”,高注“中犹得”;《周礼·地官·师氏》“解氏掌国中失之事”,注:“故书‘中’为‘得’。”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林音得。”皆即其例。《史记·周勃列传》:“勃子胜之尚公主,不相中。”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730.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