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八)

    1.通“以”。按:清吴昌莹《经词衍释》卷九:“之,犹以也。”
《诗经·大雅·生民》:“种之黄茂。”《左传》隐公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又昭公四年:“杜洩见,告之饿渴,授之戈。”又十三年:“杀囚,衣之王服。”《战国策·燕策》:“死马且贾之百金,况生马乎?”《汉书·扬雄传》:“聊因笔墨之成文字。”
2.通“已”。按:可参看清吴昌莹《经词衍释》卷九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九、徐仁甫《广释词》卷九。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又《大雅·桑柔》:“既之阴女(汝),反予来赫。”《左传》定公九年:“曩者之难,今又难焉。”又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又昭公元年:“此之谓多矣。”晋杜预注:“己坐车多。”《礼记·大传》:“四世而缌,服之穷也。”《孟子·万章》:“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荀子·王制》:“是以厌然畜积修饰,而物用之足也。”《韩非子·内储说(上)》:“然上党之安乐。”唐柳宗元《故襄阳丞赵君墓志》:“唯人事之穷则庶于卜筮。”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743.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