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三)

    1.通“只”。
宋方岳《哨遍》词:“恐古时月与今时异,恨则恨今人不千岁。”
2.通“祗”、“只”,仅仅,不过。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则,与‘只’同,祗也。限量词。”
《孟子·尽心(下)》:“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宋吴泳《摸鱼儿》词:“休听取,这气象精神,则要人来做。”《来生债》剧一:“自古及今,因这几文钱上,不则送了一个。”《黑旋风》剧三:“我解放了我哥哥,则不俺哥哥一个人,我把这满牢里人都放了。”(按;“则不”为“不则(只)”倒装,不只,不止。)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婆婆! 瑞雲孩儿打呵,看小生面,则骂他几句,当骂呵,则处分几句。”王季思等注:“则,元杂剧中常和‘只’通用,如‘则索’、‘则落得’、‘则教人’等都是。”《元曲选·(萧德祥)杀狗劝夫》一:“小的每(们)撚(撵)这厮出去,兄弟每(们)把盏则管喫酒,不要採(睬)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眼见得休也,则索回书房中纳闷去。”《赚蒯通》三〔金蕉葉〕曲:“则落你好似披麻救火,蒯徹也,不似那般人随风转舵。”
3.通“只”,只是。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则,与只同,但也。转折辞。”
李甲《帝台春》词:“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今生怎忘得。”《西厢记》一之一:“且休题(提)眼角留情处,则这脚跟儿将心事传。”涵芬楼本元关汉卿《单刀会》剧四:“俺哥哥合情受汉家基业,则你这东吴国的孙权和俺刘家都是甚枝葉?”《潇湘雨》剧一:“得一官半职回来,改换家门,则是休忘了我的恩念。”
4.通“只”。
《陈州粜米》三折:“线也似一条直路,你则故(顾)走。”《西厢记》一本二折:“我和他乍相逢,记不真娇模样,我则索抵着牙儿慢慢的想。”《渑池会》二折:“不须军马多,则消的(得)数骑随。”《渔樵记》二折:“他那里斜倚定门儿,手托着腮,则管哩放你那狂乖。”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他不则说出来,必然做出来。”
5.通“之”。按:训见《助字辨略》。清吴昌莹《经词衍释》卷八:“则,犹‘之’也。”可参看。
《诗经·齐风·鸡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又:“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按:“则”、“之”互文见义。《左传》昭公二年:“国则不共而执其使,君刑已颇。”《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之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战国策·赵策(三)》:“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6686.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