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兹”、“这”,此。按: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只部》:“今俗用‘这’字,亦‘只’之声转。”
《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变文》:“金殿乍闻皆失色,只言知了尽悲伤,咸贺有於能平正,也被无常暗取将。”宋朱熹《送胡籍溪》诗:“浮雲一任閒舒卷,万古青山麽青。”元佚名《陈州粜米》第一折:“你的银子本少,我怎好多秤了你的,只头上有天哩。”《儒林外史》第一回:“那翟买办道:‘只位相公,可就是会画没骨花的麽?’”
2.通“此”。
《庄子·徐无鬼》:“请只风与日相与守河。”
分享到:
《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变文》:“金殿乍闻皆失色,只言知了尽悲伤,咸贺有於能平正,也被无常暗取将。”宋朱熹《送胡籍溪》诗:“浮雲一任閒舒卷,万古青山麽青。”元佚名《陈州粜米》第一折:“你的银子本少,我怎好多秤了你的,只头上有天哩。”《儒林外史》第一回:“那翟买办道:‘只位相公,可就是会画没骨花的麽?’”
2.通“此”。
《庄子·徐无鬼》:“请只风与日相与守河。”
发布时间:2019-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7020.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