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诗句出处:《巽上人以竹闲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巽上人以竹闲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注释】:
犹:
①兽名。也叫犹猢,形似麂。《水经注·江水一》:“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岩树。”②如同;好像。《隆中对》:“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沈括《梦溪笔谈》卷七:“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③副词。1. 还;仍然。《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轫:仞。)2. 尚且。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胄:后代。)④通“猷(yóu)”。1.计谋;谋划。《诗经·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犹。”2.道。《诗经·小雅·小旻》:“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匪:非。是:复指前置宾语。程:效法。)⑤通“由”。1.行。《左传·昭公十四年》:“杀亲益荣,犹义也夫!”2.从。《孟子·公孙丑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3.由于。《公羊传·庄公四年》:“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无明天子也。”⑥通“摇”。摇动。《礼记·檀弓下》:“咏斯犹,犹斯舞。”同:
①会合;聚集。《诗经·小雅·吉日》:“兽之所同,麀(yōu)鹿麌(yǔ)麌。”(麀:母鹿。麌麌:兽群聚貌。)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泾渭同流,清浊异能。”②古代诸侯按时朝见天子之礼。《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如:或者。端:玄端;诸侯祭服。章甫:黑色冠名。相:主持赞礼者。)③相同;与“异”相对。《吕氏春秋·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④共;共用;同一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文天祥《正气歌》:“牛骥同一皂。”(皂:通“槽”。牛马槽。)⑤统一;同一。《三国志 · 吴书 ·吴主传》:“同船济水。”《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伦:伦常纲纪。)⑥偕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⑦参与。《武经总要》前集:“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疑。”(任:责任;职位。)⑧和谐;安定。《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谋闭:停止用计谋。外户:从外面关的门。)⑨整齐。《诗经 ·小雅·车攻》:“我马既同。”⑩古代土地面积单位,方百里为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11)古代乐律中的阴律,又称“吕”。《周礼·春官·典同》:“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甘:
①味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甘肥周于堂,卮酒豆肉集于宫。”(周:遍布。豆:盛肉器。)②甜味。《荀子·荣辱》:“口辨酸咸甘苦。”③美好;动听。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④情愿;乐意。龚自珍《病梅馆记》:“甘受诟厉。”张耒《夜坐》:“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甘露:
甜美的露水。《管子·小匡》:“时雨~~不降,飘风暴雨数臻,五谷不蕃,六畜不育。”露:
①露水。《诗经·召南·行露》:“畏行多露。”白居易《暮江吟》:“露似真珠月似弓。”引申为润泽。《汉书·晁错传》:“覆露万民。”②露天;在屋外。《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太仓:京都谷仓。陈:指陈旧的谷物。因:积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③显露;泄露。《论衡·对作》:“文露而旨直。”《后汉书·蔡邕传》:“事遂漏露。”④败坏。《荀子·富国》:“入其境,其田畴秽,都邑露。”⑤羸弱;疲惫。《左传·昭公元年》:“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湫底:闭塞不通。)《战国策·秦策三》:“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⑥通“辂”。车子。《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蒌,以处草莽。”(辟:避。蓝蒌:衣服破旧。)饭:
①吃饭。《论语·述而》:“饭蔬食,饮水。”②给……吃;喂。《史记·淮阴侯列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③把米放在死人口中。《礼记·檀弓上》:“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④做熟的谷类食物。《墨子·备城门》:“为卒干饭,人二斗,以备阴雨。”佛:
(一)①佛陀的省称。又称浮图、浮屠等。《后汉书·西域传》:“西方有神名曰佛。”②佛教指修行功德圆满,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苏轼《赠杜介》:“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瞭。”③指佛像。杜甫《山寺》:“前佛不复辩,百身一莓苔。”④佛教的省称。韩愈《原道》:“不入于老,则入于佛。”(老:指尊奉老子为教主的道教。) (二)fú ①通“拂”。违拗。《法言·寡正》:“荒乎淫,佛乎正,沈(chén)而乐者,君子弗听也。”(沈:沉溺;入迷。)②[仿佛]好像;似乎。扬雄《甘泉赋》:“犹仿佛其若梦。”事:
①职位;职务;官职。《左传·庄公十四年》:“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②职业。《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舞阳侯樊哙(kuài)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沛:江苏沛县。)③事情。《论语·子路》:“言不顺则事不成。”④变故;意外事故。《史记·刺客列传》:“秦有荆轲之事。”苏轼《徐州上皇帝书》:“今臣于无事之时,屡以盗贼为言……不然,事至而图之,则已晚矣。”(图:谋。)⑤实行;从事;做。《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⑥侍奉;服事。《左传·隐公元年》:“欲与大叔,巨请事之 ”⑦从师求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非]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⑧量词。用于器物或衣服,相当于“件”。白居易《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管弦三两事。”薰:
①一种香草。《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②花草香。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陌:路。)③和煦;和暖。辛弃疾《小重山·茉莉》:“倩(qìng)得薰风染绿衣。”(倩:请人代做。)④烟气;火烟。鲍照《芜城赋》:“薰歇烬灭。”⑤熏染;熏灼。潘岳《马汧督诔》:“内焚穬火薰之。”毗:
①[动]辅佐。《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亮~佐危国。”②[动]损伤。《庄子·在宥篇》:“人大喜邪? ~于阳,大怒邪,~于阴。”耶:
①父亲。后作“爷”。杜甫《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②句末语气词。1. 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战国策·齐策四》:“岁亦无恙耶?”2.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李华《吊古战场文》:“时耶,命耶! 从古如斯。”(斯: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