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栈与椽。”诗句出处:《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须臾力尽道渴死,
狐鼠蜂蚁争噬吞。北方立争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睢盱大志少成遂,
坐使儿女相悲怜。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栈与椽。深林土翦十取一,
百牛连鞅摧双辕。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馀毫末不见保,躝跞磵壑何当存。群材未成质已夭,
突兀硣豁空岩峦。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蟠龙吐耀虎喙张,
熊蹲豹掷争低昂。攒峦业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
美人四向回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星躔奔走不得止,
奄忽双燕栖虹梁。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常。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注释】:
虞:
①预料;料想。《诗经·大雅·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侯:君;诸侯。度:法度。)《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涉:指进入。)②事先有准备;防备。《孙子·谋攻》:“以虞待不虞者胜。”叶适《叶岭书房记》:“补楼船器甲之坏,以虞寇至。”③忧虑;忧患。《左传·昭公四年》:“君若苟无四方之虞。”马中锡《中山狼传》:“前虞跋胡,后恐疐尾。”(跋:踏;踩。胡:兽颈下的垂肉。疐zhì:压着;绊倒。)④企望;期待。《左传·桓公十一年》:“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又《昭公六年》:“始吾有虞于子,今则已矣。”⑤欺骗。《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⑥通“娱”。快乐。《管子·七臣七主》:“故主虞而安。”《汉书· 王褒传》:“皆以此虞说耳目。”(虞、说:都用如使动。使快乐喜悦。)⑦古代一种祭祀名。葬后举行的祭祀,有安神灵之意。《礼记·檀弓下》:“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有司:主管官吏。反:返回。)⑧古代掌管山泽田猎的官。《史记·货殖列传序》:“虞不出则财匮少。”(匮:缺乏。)[虞人]掌山泽田猎的官。《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田:打猎。沛:泽名。)马中锡《中山狼传》:“赵简子大猎于中山,虞人道前,鹰犬罗后。”(道dǎo:引导。罗:罗列。)⑨传说中舜所建的朝代。《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虞、夏、商、周皆有之。”⑩周代诸侯国,武王所封,开国君主为古公亶父之子虞仲的后代,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假:借。虢guó:周代诸侯国。)衡:
①与“直”相对。后作“横”。《诗经·齐风·南山》:“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②车辕前端的横木。《论衡·逢遇》:“必有摧衡折轭之患。”(轭:牲口颈上的曲木。)③秤杆;秤。也泛指秤一类称重量的器具。《庄子·胠箧》:“掊(pǒu)斗折衡,而民不争。”(掊:打破。)《淮南子·主术训》:“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④衡量;量轻重。《周书·王褒庾信传论》:“权衡轻重,斟酌古今。”(斟酌:评论。)⑤平;均。《素问·五常政大论》:“五化均衡。”(五化:指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孙膑兵法·十问》:“交和而舍,粮食均足,人兵敌衡,客主两俱。”⑥山名。衡山的省称。为五岳之一,古称南岳。在今湖南省衡山县西。斤:
古代砍物工具。《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左传·哀公二十五年》:“皆执利兵,无者执斤。”(兵:兵器。)《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斤斤]1. 明察的样子。《诗经·周颂·执竞》:“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奄:包括。)2. 谨慎的样子。《后汉书·吴汉传》:“及在朝廷,斤斤谨质,形于体貌。”《晋书·孔严传》:“临朝斤斤,每欲深根固本,静边宁国耳。”斤斧:
①斧子,斧头。《汉书·贾谊传》:“仁又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也。”②斧正,修改。范仲淹《与韩魏公》:“勉率成篇,并自写上呈,所谓将勤补拙,更乞~~。”斧:
①砍木工具。斧子;斧头。《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 匪斧不克。取妻如何? 匪媒不得。”(柯:斧柄。匪:非。克:能。取:同“娶”。)②后人常用“斧柯”喻指媒人。朱鼎《玉台记·议婚》:“润玉年已及笄(jī),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zhǔ)何如?”(及笄:到了加簪的年龄;古代女子一般十五岁结发加簪,二十岁出嫁。属:委托。)③古代的兵器。《国语·晋语八》:“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④杀人的刑具。佚名《鸣凤记·杨公劾奸》:“一封奏九重,知他听否,我杨继盛的斧锧(zhì)囹圉(líng yǔ)都在这遭。”(九重:宫禁,指皇帝所居处。斧锧:指被杀;锧,铡刀座。囹圉:牢狱。)⑤斧节,皇帝赐予臣下作为执法的权威。《汉书·王䜣传》:“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绣衣御史:披绣衣的御史。)⑥用斧砍。曹操《苦寒行》:“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⑦敬辞,请别人改文章。沈起凤《谐铎·穷士扶乩(jī)》:“仆有拙稿一卷,愿呈斧削。”⑧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礼记·檀弓上》:“加斧于椁上。”罗:
①捕鸟的网。《淮南子·兵略》:“飞鸟不动,不絓网罗。”②张网捕鸟。《新唐书·王世充传》:“罗取飞鸟。”③招致;网罗。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罗而致之幕下。”《汉书·王莽传》:“网罗天下异能之士。”④分布;排列。陈骙《文则》:“森罗辞翰,备括规摹。”(森:众多貌。括:包括。规摹:准则。)⑤质地细密而轻薄的丝织品。《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缛绣罗纨。”(缛:花纹繁多。纨:薄绸。)⑥遭遇;遭受。《论衡·辨祟》:“抵触县官,罗丽刑罚。”(丽:触犯。)《汉书·于定国传》:“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⑦过滤用的罗筛。《齐民要术》:“以罗漉去皮子。”⑧用罗筛过滤。《齐民要术》:“细罗曲末一斗。”⑨量词。十二打为一罗。工:
①工匠;从事各种手工技艺的劳动者。《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天工开物·乃服·夏服》:“纺苎(zhù)纱能者用脚车,一女工并敌三工。”(并敌:匹敌。)②古代指乐工,乐人。《公羊传· 襄公二十九年》:“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③精致;巧妙。沈括《梦溪笔谈·书画》:“汝画信工,但少天趣。”(信:的确。)④善于;擅长;长于。《唐语林· 文学》:“工篇什,著诗评三卷。”(篇什:诗篇。)⑤官吏。《尚书·尧典》:“允厘有工。”⑥通“功”。功效。《韩非子·五蠹》:“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命:
①下命令。《左传·成公六年》:“命伐宋。”又指命令。《左传·宣公十二年》:“敢不惟命是听。”②任命;差遣。《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③取名;命名。《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④生命;性命。《论语·雍也》:“不幸短命死矣。”⑤命运;天命。《史记·外戚世家》:“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采:
(一)①采摘。《史记·伯夷列传》:“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②开采。《汉书·食货志下》:“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③收集。《论衡·自纪》:“非玉工珠师,莫能采得。”④选取。《史记·秦始皇本纪》:“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⑤精神;神色。李白《白马篇》:“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⑥同“彩”。彩色。李斯《谏逐客书》:“西蜀丹青不为采。”⑦彩色的绸缎。晁错《论贵粟疏》:“(商贾)衣必文采,食必粱肉。”⑧指美丽的词藻。《文心雕龙·情采》:“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经。”⑨博具的花色;彩头。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掷采之骰有二,其法生于握槊,变于双陆。”(握槊、双陆:古代博戏。)因指赌注。⑩幸运;运气。许棐《选官图》诗:“纵有黄金无好采,也难平白到公卿。”(11)叫好声。《水浒传》第十回:“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12)理会。后作“睬”。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倾山覆海晏然静,地动安眠岂采伊。”(13)木名。即栎,通称柞树。《史记·李斯列传》:“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堂:屋基。) (二)cài 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礼记·礼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斫:
①砍;削。《荀子·性恶》:“工人斫木而为器。”②击。《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受敕出斫敌前营。”栈:
①栅车,即用竹木条编成车厢的轻便车。《庄子·马蹄》:“编之以皂栈。”《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孙叔敖相楚,栈车牝(pìn)马。”(相:做宰相。牝马:母马。)②在险绝的山上用竹木架成的道路。《战国策·秦策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与:
(一)①给予;授予。《论语·雍也》:“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原思:孔子弟子。宰:官名。粟:指俸禄。)②帮助。《战国策·齐策一》:“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③赞许。《论语·述而》:“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④结交;亲附。《荀子·王霸》:“不欺其与。”(其与:指所结交的国家。)⑤盟国;友邦。《荀子·王制》:“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之:其。人:指贤士。)⑥党与;共事人。《后汉书·寇荣传》:“于人少所与,以此见害于权宠。”(权宠:权臣;宠臣。)⑦介词。相当于“跟”。《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⑧连词。1. 相当于“和”。《汉书·贾谊传》:“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2.[与其]表示比较。《论语·八佾》:“与其奢也,宁俭。”⑨对付。《史记·燕召公世家》:“庞煖易与耳。”(二)yú 语气词。1. 用在句尾表示疑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文信侯:指吕不韦。专:专权。)2. 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礼记·中庸》:“舜其大知也与!”(知:智。)以上意义后作“欤”。 (三)yù 参加。《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师:军队。)椽:
①椽子。放在檩上驾屋瓦的圆木条。杜牧《阿房宫赋》:“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②间。房屋的最小单位。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数椽危败屋,为我炊陈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