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攫拏隐鳞去,哺雏林岳巅。”诗句出处:《有獭吟》;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
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先祭不敢食,捧鳞望青玄。
人立寒沙上,心专眼悁悁。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
呼儿贯鱼归,与獭同烹煎。关关黄金鹗,大翅摇江烟。
下见盈寻鱼,投身擘洪连。攫拏隐鳞去,哺雏林岳巅。
鸱乌欲伺隙,遥噪莫敢前。长居青云路,弹射无由缘。
何地无江湖,何水无鲔鳣。天意不宰割,菲祭徒虔虔。
空余知礼重,载在淹中篇。
《有獭吟》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注释】:
攫:
①用爪抓取。《荀子·哀公》:“鸟穷则喙(huì),兽穷则攫。”(喙:鸟嘴。指用嘴啄。)②夺取。《吕氏春秋·去宥》:“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宋史·李及传》:“会有禁卒白昼攫妇人金钗于市,束执以来。”拏:
(一)①相持;搏持。张彦远《法书要录》四张怀瓘《文字论》:“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拏攫之形;执蛟螭见蚴蟉盘旋之势。”②捉拿;拘捕。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如有借名影射,立即拏究。” (二)nǜ通“挐(rú)”。牵引;连结。《后汉书·冯衍传》:“祸拏未解,兵连不息。”(三)nú 船桨。《庄子·渔父》:“今渔父杖拏逆立。”隐:
(一)①短墙。《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逾隐而待之。”②隐蔽;隐藏。《周易·乾卦》:“隐而未见,行而未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③隐讳;隐瞒。《史记·高祖本纪》:“列侯诸将无敢隐朕。”④隐居;不出来作官。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⑤隐约不清。杜甫《客从》:“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⑥精微深奥。《周易·系辞上》:“探赜(zé)索隐,钩深致远。”(赜:深奥。)⑦忧伤;疾苦。《国语·周语上》:“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务:致力。勤:尽力。)⑧怜悯;同情。刘向《九叹·惜贤》:“心隐恻而不置。”⑨琴上的装饰。《新论·琴道》:“琴隐长四十五分,隐以前长八分。”⑩威重貌。《后汉书·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二)yìn 凭依;倚靠。《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不应,隐几而卧。”(几:矮桌子。)去:
(一)①离开。《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②距离。《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梁丘在曹邾之间,去齐八百里。”③失去;失掉。孟云卿《悲哉行》:“孤儿去慈亲,远客丧主人。”周亮工《书影》卷一:“郡县守巡各至,问所失,吏部曰:‘吾家无一物,独去破毡具一床耳。’”④除去;舍弃;丢弃。《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韩愈《与孟尚书书》:“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⑤婉称去世;死亡。古诗《孤儿行》:“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⑥往;到。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⑦过去的;从前的。《新语·至德》:“斯乃去事之戒,来事之师也。”⑧助词。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啊”、“了”。白居易《盐商妇》:“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绿鬟:比喻女子乌黑的发髻。)⑨去声。汉语四声之一。⑩往;到……去。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卿可去成婚。”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员。)(11)通“驱”。驱逐。《左传·僖公十五年》:“三去之馀,获其雄狐。” (二)jǔ 收藏。《左传·昭公十九年》:“纺焉以度而去之。”(纺线搓绳量了城墙的高度然后收藏起来。)《史记·周本纪》:“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漦lí:涎沫。椟dú:放在木匣中。)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弆”。哺:
①咀嚼;吃喝。《南史·王彧传》:“景文非但风流可悦,乃哺歠(chuò)亦复可观。”(景文:王或字。歠:饮;喝。)②喂养。杜甫《杜鹃行》:“群鸟至今为哺雏。”(为:替它。)③口中所含的食物。《史记·留侯世家》:“汉王辍食吐哺。”(辍:停止。)雏:
①幼禽。《孟子·告子下》:“力不能胜一匹雏,则谓无力人矣。”白居易《晚燕》诗:“百鸟乳雏毕。”②指幼小的动物。李商隐《骄儿诗》:“儿当速成大,探雏入虎穴。”③幼儿。杜甫《彭衙行》:“众雏烂漫睡。”岳:
①高大的山。《说文》作“嶽”,古文隶变作“岳”。②对妻子的父母或伯、叔父的称呼。《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巅:
①山顶。《诗经·唐风·采苓》:“首阳之巅。”(首阳:山名。)韩愈《杂诗》:“共升昆仑巅。”②指顶端。孟郊《送卢侍御归天德幕》:“道路上云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