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孱颜傲林薄,飞动向雷霆。”诗句出处:《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
震泽生奇石,沉潜得地灵。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
发自江湖国,来荣卿相庭。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
拂拭鱼鳞见,铿锵玉韵聆。烟波含宿润,苔藓助新青。
嵌穴胡雏貌,纤铓虫篆铭。孱颜傲林薄,飞动向雷霆。
烦热近还散,馀酲见便醒。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
静称垂松盖,鲜宜映鹤翎。忘忧常目击,素尚与心冥。
眇小欺湘燕,团圆笑落星。徒然想融结,安可测年龄。
采取询乡耋,搜求按旧经。垂钩入空隙,隔浪动晶荧。
有获人争贺,欢谣众共听。一州惊阅宝,千里远扬舲。
睹物洛阳陌,怀人吴御亭。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沧溟。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注释】:
孱:
①懦弱。《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吾王,孱王也。”②瘦弱。吕南公《勿愿寿》:“儿孱妻病盆甑干,静卧藜床冷无席。”③低劣;浅薄。宋祁《授龙图阁谢恩表》:“术学肤孱。”[孱颜]通“岩”。高峻貌。陆龟蒙《缥缈峰》:“清晨跻蹬道,便是孱颜始。”颜:
①额头;脑门。《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隆准:高鼻。)②面容;脸色。《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树名。华:古“花”字。)③脸面;脸皮。《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④色彩。李白《古风》之十二:“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⑤横匾。《新唐书·马燧传》:“帝榜其颜而宠之。”(榜:题匾。)傲:
①傲慢。《韩非子·内储说下》:“令尹甚傲而好兵。”②轻视;瞧不起。《旧唐书·张昌龄传》:“昔祢(mí)衡、潘岳皆恃才傲物。”(物:指人和事物。)《商君书·修权》:“数加严令,而不致其刑,则民傲死。”(不致其刑:不执行刑罚。死:指死刑。)③急躁。《荀子·劝学》:“不问而告谓之傲。”(告:告诉,指回答。)林薄:
丛林。扬雄《甘泉赋》:“列新雉于~。”薄:
①草木丛生之地。《楚辞·九章·涉江》:“露申辛夷,死林薄兮。”②迫近。李密《陈情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③厚度小。与“厚”相对。《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④微;少。《荀子·非相》:“知行浅薄。”⑤淡。与“浓”相对。《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⑥土地贫瘠。《三国志·魏书·诸葛亮传》:“薄田十五顷。”⑦减轻。晁错《论贵粟疏》:“薄赋敛,广畜积。”⑧轻视。杜甫《戏为六绝·五》:“不薄今人爱古人。”⑨助词。用于句首。《诗经·周南·葛覃》:“薄污我私,薄浣我衣。”⑩通“箔”。1.帘子。《礼记·曲礼上》:“帷薄之外不趋。”2.养蚕的筛子或席子。《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曲:与“薄”义同。)飞:
①鸟类和某些昆虫鼓动翅膀在空中 飞行。屈原《天问》:“苍鸟群飞。”杜甫《曲江二首》之二:“点水蜻蜓款款飞。”(款款:缓缓。)②物体凭借外力或机械作用在空中行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yuān)飞。”(木鸢:古代飞行器。鸢:鸟名。)③飞动;飘落。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张志和《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④高。何晏《景福殿赋》:“飞宇承霓。”⑤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意外的。《后汉书·周荣传》:“若卒遇飞祸,无得殡敛。”⑥形容极快。《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而飞书召蒙。”动:
①行动; 活动。《周易·系辞下》:“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利:利益。迁:变易。)《孙膑兵法·见威王》:“事备而后动。”②劳作;劳动。《孟子· 滕文公上》:“为民父母,使民盻盻(xì)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盻盻:恨视。)③震动;移动。《孙子兵法· 军争》:“悬权而动。”李商隐《瑶池》诗:“黄竹歌声动地哀。”④使用;动用。苏轼《辨黄庆基弹劾札子》:“若一一似此罗织人言,则天下之人更不敢开口动笔矣。”⑤发动;开动。《汉书·魏相传》:“今边郡困乏……常恐不能自存,难以动兵。”刘肃《大唐新语·极谏》:“今所幸宫去京二百余里,銮舆动轫,俄经旬日,非可朝行暮至也。”(幸:旧指皇帝亲临。动轫:启动车辆。)⑥萌发;发生。《齐民要术·插刜》:“刜叶微动为上时,将欲开莩为下时。”(上时:最好的时间。开莩:叶子裂开。)⑦改变;变化。《后汉书·班固传》:“君臣动色,左右相趋。”⑧感动;触动。《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天子为动,改容式车。”⑨怀念。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乡关。”⑩引动;牵动。柳宗元《答贡士沈起书》:“谨以所示布露于闻人,罗列于坐隅,使识者动目,闻者倾耳。”(闻人:有名望的人。坐:“座”本字,座位。)(11)指动物。归有光《二石说》:“至仁之泽,洋洋乎被动植矣。”(被:施加。)(12)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次数很多,相当于“常常”“动不动”。《汉书·食货志上》:“又动欲慕古,不度时宜。”向:
①朝北的窗户。《说文》:“向,北出牖也。”②对着;朝向。《孙子·军争》:“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③趋向;奔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西伯)修义而人向之,卒为天下患。”④方向;目标。柳宗元《送兄序》:“进不知向,退不知守。”⑤将近;接近。陶潜《岁暮和张常侍》:“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⑥仰慕;归向。沈作喆《寓简》卷二:“朝者君子所会,市者小人所集,义欲向君子而背小人也。”⑦偏爱;偏袒。《西游记》第三十八回:“行者道:‘八戒生得夯,你有些偏向他。’”⑧原先;从前。《庄子· 山木》:“向也不怒,而今也怒。”⑨原来的;旧的。陶潜《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志:记。)⑩副词。相当于“刚才”。《庄子·达生》:“向者休来,吾告之以至人之德。”(休:人名。至人:有至德之人。)(11)介词。表示方向、对象。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2)连词“假使”。相当于“如果”。《论衡·定贤》:“向令韩信用权变之才,为芳叔通之事,安得谋反诛死之祸哉?”雷:
① [名]雷声。王充《论衡·雷虚》:“盛夏之时,~电迅速。”②[名]像雷一样的声响。司马相如《上林赋》:“车骑~起,殷天动地。”③[动]通“擂”。敲击。《乐府诗集·钜鹿公主歌辞》:“官家出游~大鼓。”霆:
①疾雷。《诗经·小雅·采芑》:“如霆如雷。”《庄子·外物》:“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絯(hái),于是有雷有霆。”(絯:通“骇”。惊骇。)②闪电。《淮南子·兵略》:“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