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笑一尺绳,三年绊骐骥。”诗句出处:《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是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作品。
|
晓发碧水阳,暝宿金山寺。松风洒寒雨,淅沥醒余醉。
夜中香积饭,蔬粒俱精异。境寂灭尘愁,神高得诗思。
皎皎荥阳子,芳春富才义。涨海豁心源,冰壶见门地。
碧霄有鸠序,未展联行翅。俱笑一尺绳,三年绊骐骥。
摧藏担簦客,郁抑胸襟事。名业尔未从,临风嘿舒志。
一身渺云岭,中夜空涕泗。侧枕对孤灯,衾寒不成寐。
粮薪极桂玉,大道生榛刺。耻息恶木阴,难书剑歌意。
扬鞭入莽苍,山驿凌烟翠。越鸟日南飞,芳音愿相次。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作品。
【注释】:
俱:
①在一起;偕同。《游褒禅山记》:“遂与之俱出。”陶渊明《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管子·大匡》:“入与父俱,出与师俱,上与君俱。”②一同;一齐。《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③皆;都。《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吴均《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
①数词。《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爱:吝惜。)《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又表序数第一。《吕氏春秋·古乐》:“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八阕:指舞乐的八章。载民、玄鸟:乐曲八章之名。)②专一。《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螾:通“蚓”。蚯蚓。)③全;满。《史记·淮阴侯列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④统一;使……一致。《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⑤相同。《左传·庄公十二年》:“天下之恶一也。”(恶:指恶人。)⑥整体。贾谊《新书·过秦上》:“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⑦古代哲学概念。指“道”及“道”所派生的“气”。⑧副词。1. 一概;都。《史记·孟尝君列传》:“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2. 一旦。《庄子·徐无鬼》:“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过:过失。)3. 乃;竟。《战国策·齐策一》:“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⑨语气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孟子·梁惠王上》:“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⑩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一何]副词。表示程度深。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尺:
(一)①长度单位。十寸为一尺。古代以六寸或八寸为一尺。《荀子·非相》:“身长七尺。”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②尺子,量长度的器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③喻微,少。陆机《长歌行》:“尺波岂徒旋。”(徒:空。)④尺脉(中医诊脉时第三指所按之处)的简称。《难经》:“脉三部:寸、关、尺。”[尺牍]书信。牍,木板。古代书写用狭长的竹简或木板,长约一尺,故书信称尺简或尺牍。如用绢帛,则称尺素。《汉书·陈遵传》:“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jǔ)以为荣。”(书:写字。主:指收信人。去:收藏。)也泛指书写的文字。《后汉书·北海靖王传》:“帝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驿马:传递公文的马。) (二)chě 我国古代音乐工尺谱的记音符号之一。绳:
①绳子。《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辛延年《羽林郎》:“丝绳提玉壶。”②木工用来取直的的墨线。《荀子·劝学》:“木直中绳。”③准则;法度。《商君书·开塞》:“王道有绳。”④制裁;惩治。《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相应:相合。)⑤纠正。《尚书·同命》:“绳愆纠谬。”⑥测度;衡量。何绍基《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不可以己意绳人也。”⑦称誉。《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⑧继承。《诗经·大雅·下武》:“绳其祖武。”(武:足迹。)三:
①基数词。《周易·解》:“田获三狐。”(田:打猎。)②序数第三。《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数或多次。《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年:
①收成;年景。《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苏轼《喜雨亭记》:“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十二个月为一年。《庄子·秋水》:“汤之时,八年七旱。”③年纪;年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④帝王的年号。改年叫改元。《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改年为延康。”骐:
①[名]青黑色的马。《诗经·鲁颂·》:“有骍有~。”②[名]骏马。卢照邻《悲才难》:“邀玉~兮骋力。”③[名][骐骥]骏马。屈原《离骚》:“乘~~以驰骋兮。”骐骥:
千里马,喻指杰出的人才。《战国策·燕策》:“~~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骥:
千里马。《尸子· 君治》:“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论语·宪问》:“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比喻杰出人才。《晋书·虞预传》:“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不乏骥,求则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