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相喣沫,浩荡报恩珠。”诗句出处:《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
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形骸元土木,舟楫复江湖。 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 雨洗平沙静,天衔阔岸纡。鸣螀随泛梗,别燕赴秋菰。 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寂寥相喣沫,浩荡报恩珠。 溟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南征问悬榻,东逝想乘桴。 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经过忆郑驿,斟酌旅情孤。
|
【注释】:
寂:
①寂静;没有声音。《老子》第二十五章:“寂兮寥兮。”(寥:空旷高远。)韩愈《明水赋》:“夜寂天清。”②孤单;冷清。元稹《行宫》:“宫花寂寞红。”寂寥:
寂静,空虚。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四面竹树环合,~~无人。”寥:
①空虚;空旷。欧阳修《秋声赋》:“其意萧条,山川寂寥。”韩愈《感春》:“青天高寥寥,两蝶飞翻翻。”②寂静。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二:“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令:军令。)③少;稀少。周祇《枇杷赋》:“望之溟濛,即之疏寥。”(溟濛:模糊不清。即:近。)[寥廓]空阔高远。《晋书·文苑传论》:“怀天地之寥廓,赋辞人之所遗。”屈原《远游》:“下峥嵘而天地兮,上寥廓而无天。”相:
(一)①互相;相互。《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②递相;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吕氏春秋·疑似》:“为高葆祷于璐,置鼓其上,远近相闻。”③质地;实质。刘峻《辩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于当年,韫(yùn)奇才而莫用。”(髦:俊杰。韫:藏。)[相对]相向。元稹《与李十二夜饮》:“寒夜灯前赖酒壶,与君相对兴(xìng)犹孤。”(二)xiàng ①察看;仔细看。《诗经·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②占视。迷信者看外形而断定人与事的吉凶祸福。《荀子·非相》:“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③相貌;形貌。《荀子·非相》:“形相虽善而心术恶。”④辅佐;扶助。《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⑤官名。1. 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史记·魏世家》:“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贤相。”2.汉代另指诸侯国的实际执政者,地位相当于郡太守。《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又使为相。《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仁宗至和二年》:“帝新相文彦博、富弼,意甚自得。”⑥司仪赞礼者。《淮南子·主术》:“口能言而行人称辞,足能行而相者先导。”(行人:古时的外交官。)⑦选择。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自古相女配夫,新状元花生满路。”哪:
(一)[哪吒(zhā)]1.佛教传说的护法神。赞宁《宋高僧传·明律·道宣》:“宣遽问:‘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昆(pí)沙天王之子哪吒也。’”2.神话小说中托塔天王李靖的小儿子。(二)nǎ 代词。频:
①频繁;多次。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②危急。《诗经·大雅·桑柔》:“国步斯频。”(国步:国家的命运。)③一起;一齐。《国语·楚语下》:“群神频行。”④皱眉。后作“颦”。《袁中郎随笔·狂言》:“忧则颦,喜则笑。”⑤副词。屡次;多次。李商隐《代仆射濮阳公遗表》:“光阴荏苒,迁授频仍。”⑥通“濒(bīn)(滨)”。水边。《诗经·大雅·召旻》:“池之竭矣,不云自频。”幢:
(一)古代用作仪仗用的一种旗帜。《汉书·王莽传》:“帅使幢,称五帝之使。” (二)zhuàng 车帘。《隋书·礼仪志五》:“画轮车上开四望绿油幢。”髦:
①古代幼儿的一种发式,头发下垂至眉。《诗经·鄘风·柏舟》:“髧(dàn)彼两髦,实维我特。”(髧:头发下垂的样子。维:是。特:配偶。)②马颈上的长毛。《仪礼·既夕礼》:“马不齐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