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诗句出处:《兼并》;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
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 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 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 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咍。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 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 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
【注释】:
俗:
①风俗。《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制:形状。)②一般的人;众人。《史记·李斯列传》:“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③庸俗。王安石《兼并》:“俗儒不知变。”④世俗。曹植《七启》:“君子不遁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遗:弃。背:违。灭:埋没。)⑤佛教特指在家为俗,与出家相对。《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张待诏夫妻二人亦然弃俗出家。”(待诏:称手艺人。)⑥通“欲”。欲念;希望。《荀子·解蔽》:“由俗谓之,道尽嗛矣。”俗吏:
平庸无能的官吏。《汉书·贾谊传》:“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之所能为也。”吏:
①古代官员的通称。《尚书·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君王的官吏丧失德行,对于百姓比烈火还厉害。)贾谊《新书·大政上》:“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②低级官吏或官府的差役。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史记·李斯列传》:“为郡小吏。”不:
(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知:
①知道。《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王充《论衡·知实》:“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未之有也:没有这样的事。)②知觉;感觉。范缜《神灭论》:“手等有痛痒之知。”③见解;知识。《商君书·更法》:“有独知之虑者。”(虑:思虑。)④知识。《列子· 汤问》:“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孰:谁。为:通“谓”,说。)⑤了解。《史记·管晏列传》:“知我者鲍子也。”(鲍子:鲍叔牙。)⑥交好;相亲。司马迁《报任安书》:“绝宾客之知。”⑦知己;知心的人。鲍照《咏双燕》:“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衔泪:噙着泪。觅:找寻。)⑧主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产其将知政矣。”方:
(一)①并列。《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也指竹木编成的筏子。《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②方圆。表面积。《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③正方;方形。与圆相对。《周礼·考工记·舆人》:“圜者中规,方者中矩。”④方向;方位。《墨子·公输》:“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⑤方面。《楚辞·九辩》:“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怵惕:戒惧。)⑥正直。《新语·慎微》:“然后忠良方直之人,则得容于世而施于政。”⑦地区;区域。黄宗羲《柳敬亭传》:“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⑧指地。古人以为天圆地方,故称地为方。《淮南子·本经》:“戴圆履方。”⑨方法;办法。《荀子·大略》:“博学而无方。”⑩药方;处方。《后汉书·华佗传》:“精于方药。”(11)道理。《荀子·君道》:“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尚:尊崇。)(12)比拟;比方。《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赞》:“票(piāo)骑亦方此意,为将如此。”(票骑:指霍去病。)(13)副词。1.正在。《汉书·高帝纪》:“沛公、项羽方攻陈留。”2. 刚刚。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方成草。”3. 就要。《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治:训练。会猎:一同打猎,是交战的婉辞。)(14)介词。正当。《庄子·养生主》:“方此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二)páng [方羊]徘徊。《左传·哀公十七年》:“如鱼窥尾,衡流而方羊。”掊:
(一)①用手或工具扒土;挖掘。《史记·封禅书》:“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②量词。同“捧”。一掊极言其少。陆龟蒙《筑城词二首》之一:“城上一掊土,手中千万杵。”③聚集,敛取。方孝孺《存耕轩记》:“世俗之吏,乘其位而掊取,虐敛惟恐不足。”[掊克]聚敛搜刮。《诗经·大雅·荡》:“曾是强御,曾是掊克。”(强御:横强霸道。)也指聚敛搜刮的人。《孟子·告子下》:“遗老失贤,掊克在位。”(遗:遗弃。)(二)pǒu ①打破。《庄子·胠箧》:“掊斗折衡,而民不争。”(衡:秤。)②打击;抨击。《庄子·人间世》:“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克:
①能;能够。《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邦:国。)《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②战胜。《左传·庄公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竭:耗尽。盈:旺盛。)《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世民每破军克城,诸将佐争取宝货。”③克制。《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礼:指礼仪制度。)④通“刻。”刀刻;雕刻。《史记·李斯列传》:“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⑤约定或限定(时间)。《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乃与克日会战。”⑥好胜。《左传· 僖公九年》:“无好(hào)无恶(wù),不忌不克之谓也。”[克复]收复失地。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宁:平定。)乃:
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汉书·翟义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发:发兵。)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翁:父亲。)②是;就是。《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③副词。1.于是,这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2.却;竟。司马光《训俭示康》:“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3.只;仅仅。《吕氏春秋·义赏》:“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④助词。《尚书·大禹谟》:“乃圣乃神,乃武乃文。”⑤甚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尔]如此。《三国志·蜀书· 吕凯传》:“臣不意永昌风俗敦直乃尔。”为:
(一)①做。《诗经·周颂·丰年》:“为酒为醴,烝畀祖妣。”(烝:进献。畀:给予。)《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tì)。”(弟:同“悌”。友爱。)②制作;创作。《礼记·曲礼下》:“为宫室,不斩于丘木。”(丘木:墓地的树。)《汉书·枚乘传》:“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迟:慢。)③治理。《商君书·农战》:“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偷:怠惰;忽视。)《论语·为政》:“为政以德。”④行为。范仲淹《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尝:曾经。)⑤充当。《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温习。故:旧的知识。)⑥当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⑦变为;成为。屈原《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兰、芷、荃、蕙:皆香草名。)⑧认为。《孟子·公孙丑上》:“而子为我愿之乎?”(子:你。)⑨是。《左传·宣公三年》:“余为伯儵,余而祖也。”⑩介词。1. 表被动。被。《三国志 · 吴书· 吕蒙传》:“为张辽等所袭。”2.表对象。对;向。《战国策·韩策二》:“(严仲子)因为聂政语曰:‘臣有仇。’”(11)连词。如果。《战国策·秦策四》:“秦为知之,必不救也。”(12)语气词。1. 与“何”相配,表疑问语气。《论语·季氏》:“何以伐为?”(伐:进攻。)2. 多用于句未,表示反问语气。《汉书·外戚传下·赵皇后》:“今故告之,反怒为!”(故:故意。) (二)wèi ①帮助。《诗经·大雅·凫鹥》:“公尸燕饮,福禄来为。”②介词。1. 表对象。替。《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2. 表原因。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 表目的。为了。《孔雀东南飞》:“慎勿为妇死。”③通“伪”。假装。《礼记·檀弓下》:“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材:
①木料。《韩非子·内储说上》:“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②材料;原料。《管子·小问》:“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器:用具。)③供写作用的素材。《文心雕龙·镕裁》:“美材既斫(zhuó),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斫:砍削。)④特指棺材。《陈书·周弘直传》:“气绝已后,便买市中见材,材必须小形者。”⑤通“才”。才能;才干。《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奇(刘)孝材能,乃佩之王印,号曰将军。”(奇:惊异。)⑥有才能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