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再拜乞灵三奠酒,小驻霓旌容与。

“再拜乞灵三奠酒,小驻霓旌容与。”诗句出处:《金缕衣》;是元朝诗人郑*的作品。

秋半红桥路。是曾孙、几尘夙幸,此生奇遇。天上人间同宴集,仙乐风飘处处。遍纷郁、非烟非雾。光近玉皇颜咫尺,共欢呼、鳌*霞觞举。高会散,碧云暮。至今瑞鹤犹能舞。几千年、同亭祠下,赛神箫鼓。再拜乞灵三奠酒,小驻霓旌容与。半隐约、如传好语。为送维鱼来入梦,向龙潭、时洒纷纷雨。齐和曲,踏歌去。

【注释】:

再:

①第二次;又一次。《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击鼓。作气:振起士气。竭:尽。)②两次。《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田忌一不胜而再胜。”③重复;继续。多指将要重复的事或行为。《尚书·大禹谟》:“朕(zhèn)言不再。”(朕:我。)

再拜:

①拜二次以示恭敬。《论语·乡党》:“问人于他邦,~~而送之。”也作“载拜”。《吕氏春秋·顺民》:“文王~~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②用于书信结尾处表示恭敬。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也作“载拜”。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巩顿首~~。”

拜:

(一)①攀折。《诗经·召南·甘棠》:“蔽芾(fèi)甘棠,勿翦勿拜。”(蔽芾:茂盛貌。甘棠:棠梨树。)②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行礼时打恭作揖或下跪叩头。《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介胄(zhòu)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介胄之士:穿铠甲戴战盔的军人。)③谒见;拜见。杜甫《新婚别》:“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④授予。《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⑤敬受。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⑥上;奉。李密《陈情表》:“谨拜表以闻。” (二)bāi 通“擘”。分开。《诗经· 召南·甘棠》:“勿翦勿拜。”

乞:

(一)①求;讨;请求。《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②乞讨;讨饭。《史记·豫让列传》:“行乞于市。”③乞丐。《列子·汤问》:“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上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袁宏道《山居小语》:“乞微笑。”④贫穷。《宋书 ·后妃传》:“外舍家寒乞。” (二)qì 给予。《汉书·朱买臣传》:“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灵:

①女巫。《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灵偃蹇(jiǎn)兮姣服。”(偃蹇:形容舞态。)②神;神灵。《汉书·礼乐志》:“灵之下,若风马。”③灵魂。诸葛亮《前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温庭筠《过陈琳墓》:“词客有灵应识我。”④威灵。《国语·晋语七》:“七合诸侯,君之灵也。”⑤对死人的尊称。潘岳《寡妇赋》:“入空室兮望灵座。”⑥灵异。《诗经·大雅·生民》:“无灾无害,以赫其灵。”(赫:显。)⑦灵验。《史记·龟策列传》:“以为龟藏则不灵。”⑧人的精神意志。《文心雕龙· 情采》:“综述性灵。”⑨善;好。白居易《修香山寺记》:“灵迹胜概。”

三:

①基数词。《周易·解》:“田获三狐。”(田:打猎。)②序数第三。《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数或多次。《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

奠:

①祭奠。以祭品祭祀鬼神。《仪礼·士丧礼》:“奠脯醢醴酒。”②指祭品。《旧唐书·柳宗元传》:“每春秋时飨,孑立捧奠。”(飨:祭献。)③进献。《仪礼·乡饮酒》:“主人坐,奠爵于阶前。”④指持礼物。《仪礼·士相见礼》:“宾入,奠挚,再拜。”(挚:通“贽”,见面礼物。)⑤放置;放下。《礼记·内则》:“(男女)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其相授,则受以篚,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⑥奠定;建立。《尚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敷:布治。刊:斩伐。)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高宗驻跸》:“若奠都之计,盖决于帝。”⑦安定;平定。《法言·寡见》:“昔在姬公,用于周而四海皇皇,奠枕于京。”(姬公:周公。皇皇:美盛。奠枕:安卧。)高斗枢《守郧纪略序》:“世咸推韩、范,以文臣而谙武略,胸罗甲兵,手捧天日,为能屹奠岩疆,铭功彝鼎。”(韩、范:指宋代名臣韩琦、范仲淹。彝鼎:宗庙常用的礼器,可刻功臣姓名。)

小:

①微小;细小。与“大”相对。《庄子·逍遥游》:“此小大之辩也。”②低;低微。古乐府《陌上桑》:“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府:太守官府。小史:小吏。朝:朝廷。)③狭小;狭隘。④轻视。《左传·桓公四年》:“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⑤年幼。《晋书·郗鉴传》:“时兄子(郗)迈、外甥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也指年幼的人。李白《长干行》:“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嫌猜:嫌疑。)又指排行最末的。古乐府《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霍霍:磨刀声。)⑥稍微;略微。《孟子·公孙丑上》:“今病小愈。”⑦旧时特指妾。⑧谦词。1. 指与自己有关的事物。2. 自称。《左传·隐公元年》:“小小有母,皆尝小小之食矣。”⑨表示时间短暂。杨万里《夏夜追凉》:“开门小立月明中。”⑩副词。表示程度浅。相当于“稍微”。《后汉书 ·应劭传》:“制御小缓,则陆掠残害。”(制御:统治。陆掠:掳掠。)[小人]1. 平民。《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2. 指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尚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3.自称的谦词。

驻:

①车马停止不前。《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乃驻马呼琮。”②暂时停留。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③军队驻扎;驻守。《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屯田:种田以积蓄军粮。基:基础。)

霓:

①副虹。庄忌《哀时命》:“虹霓纷其朝霞兮,夕淫淫而淋雨。”也泛指虹。《文心雕龙·辨骚》:“虬龙以喻君子,云霓以譬谗邪。”(虬龙:传说为无角龙。)②云彩;彩色。毛熙震《女冠子》:“翠环冠玉叶,霓袖捧瑶琴。”

旌:

①古代用牦或五色羽毛装饰的一种旗子。《诗经·鄘风·干旄》:“孑孑干旌,在浚之城。”(孑孑:特出的样子。干:同“竿”,旗杆。浚:春秋时卫邑。)又泛指旗帜。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近来奉辞伐罪,旌旄所指,刘琮束手。”②表彰。《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过,以旌善人。”(志:记。)张溥《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容:

①包含;容纳。《庄子·外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②容忍;宽容。《史记·汲黯郑当时列传》:“不能容人之过。”③允许;许可。《左传·昭公元年》:“五降之后,不容弹矣。”④容颜;仪表。《宋史·田锡传》:“居公庭,危坐终日,无懈容。”⑤样子;状态。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一:“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一百四十年:指唐朝建国至天宝十四年共有一百四十年。)⑥修饰;打扮。《诗经·卫风·伯兮》:“岂无膏沐,谁适为容?”⑦副词。或许;可能。《后汉书·李固传》:“宫省之内,容有阴谋。”[容与]1.自由自在、逍遥从容的样子。屈原《九歌·湘夫人》:“聊逍遥兮容与。”2. 徘徊不前的样子。《楚辞· 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

与:

(一)①给予;授予。《论语·雍也》:“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原思:孔子弟子。宰:官名。粟:指俸禄。)②帮助。《战国策·齐策一》:“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③赞许。《论语·述而》:“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④结交;亲附。《荀子·王霸》:“不欺其与。”(其与:指所结交的国家。)⑤盟国;友邦。《荀子·王制》:“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之:其。人:指贤士。)⑥党与;共事人。《后汉书·寇荣传》:“于人少所与,以此见害于权宠。”(权宠:权臣;宠臣。)⑦介词。相当于“跟”。《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⑧连词。1. 相当于“和”。《汉书·贾谊传》:“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2.[与其]表示比较。《论语·八佾》:“与其奢也,宁俭。”⑨对付。《史记·燕召公世家》:“庞煖易与耳。”(二)yú 语气词。1. 用在句尾表示疑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文信侯:指吕不韦。专:专权。)2. 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礼记·中庸》:“舜其大知也与!”(知:智。)以上意义后作“欤”。 (三)yù 参加。《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师:军队。)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