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书册,且枕头眠。”诗句出处:《行香子三首》;是元朝诗人赵元的作品。
镜里流年。绿变华颠。谢西山、青眼依然。人生安用,利锁名缠。似燕营巢,蜂课蜜,蚁争膻。词苑群仙。场屋诸贤。看文章、大笑如椽。闲人书册,且枕头眠。有洗心经,传灯录,坐忘篇。
潦倒无闻。坐惯家贫。眼昏花,心口犹存。人皆笑我,我尽教人。┾醉吟风,闲钓月,困眠云。邂逅交亲。语款情真。且相丛、莫浪辛勤。西山归隐,不用移文。看菊成丛,松结子,竹生孙。
山拥垣墙。水满溪塘。几人家、篱落斜阳。又还夏也,一霎人忙。正稻分畦,蚕卸簇,麦登场。老子徜徉。闲日偏长。鬓、只管寻凉。绿阴何处,旋旋移床。有道边槐,门外柳,舍南桑。
以上赵元作品《行香子》共3首
|
【注释】:
闲:
① 养马的圈。《周礼· 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有:又。)②一定的范围。《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③防止。《周易·文言》:“闲邪有其诚。”④清闲;空闲。李绅《惘农》之一:“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⑤安静。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轩:窗。)⑥通“娴。”1. 熟练;熟习。李白《豫章行》:“斩虏素不闲。”(虏:指敌人。)2. 文雅;闲静。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书:
①书写;用文字记录。《周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左传·隐公七年》:“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②书法。《新唐书·三宗诸子传》:“(李)范好学,工书。”③书法的字体。《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④指文字。《南史·陈伯之传》:“伯之不识书。”⑤书籍。《论语· 先进》:“何必读书,然后为学?”⑥特指古代典籍《尚书》,为五经之一,内容主要是上古帝王的文诰。《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⑦书信。《左传· 昭公六年》:“叔向使诒子产书。”⑧公文;文书。《汉书·刑法志》:“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征:征引。书:指刑法。)古乐府《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⑨指帝王的诏书。《后汉书·礼仪志上》:“立春之日,下宽大之书曰……”⑩臣下的奏章。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阙:缺点。)书册:
书籍,典籍。朱熹《出山道中口占》:“~~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册:
①古代指竹简编串成的简册。后指书册。《尚书·多士》:“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商朝。典:典籍。)②皇帝的诏书。《新唐书·百官志二》:“临轩册命,则读册。”③皇帝赐封臣下。《新唐书·百官志二》:“册太子则授玺绶。”④通“策”。《盐铁论·非鞅》:“今商鞅之册任于内,吴起之兵用于外。”且:
(一)①副词。1. 姑且;暂且。《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 我将念之。’”(休:止。念:思考。)2. 将要;将近。《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②连词。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并且”。《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既……且……]相当于“又……又……”。《孙子兵法·谋攻》:“三军且惑且疑。”3. [且……且……]表示相承,相当于“一边……一边……”。《史记·淮阴侯列传》:“上且怒且喜。”4.表示递进,相当于“况且”、“尚且”。《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孟子·梁惠王上》:“兽相食,且人恶(wù)之。”(恶:憎恶。)(二)jū 语气词。《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匪我思且。”枕:
①枕头。《战国策·齐策四》:“三窟已就,君姑枕为乐矣。”②以头枕物。《晋书·刘琨传》:“枕戈待旦。”③临近;靠近。《汉书·严助传》:“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眠:
①睡觉。《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xǐng)视而竟夕不眠。”(省视:探看。)②某些生物在一段时间内不食不动的生理状态。庾信《燕歌行》:“二月蚕眠不复久。”③卧倒。袁郊《三辅旧事》:“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④闭上眼装死。《山海经·东山经》:“有兽……见人则眠。”眠。:
“眠。”诗句出处:《十六字令》;是元朝诗人周玉晨的作品。 眠。月影穿窗白玉钱。无人弄,移过枕函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