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床上银屏几点山,鸭炉香过琐窗寒。

“床上银屏几点山,鸭炉香过琐窗寒。”诗句出处:《浣溪沙二一首》;是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

唱得红梅字字香,
柳枝桃叶尽深藏。
遏云声里送雕觞。

才听便拚衣袖湿,
欲歌先倚黛眉长。
曲终敲损燕钗梁。

白□春衫杨柳鞭,
碧蹄骄马杏花鞯。
落英飞絮冶游天。

南陌暖风吹舞榭,
东城凉月照歌筵。
赏心多是酒中仙。

床上银屏几点山,
鸭炉香过琐窗寒。
小云双枕恨春闲。

惜别漫成良夜醉,
解愁时有翠笺还。
那回分袂月初残。

翠阁朱栏倚处危,
夜凉闲捻彩箫吹。
曲中双凤已分飞。

绿酒细倾消别恨,
红笺小写问归期。
月华风意似当时。

二月春花厌落梅,
仙源归路碧桃催。
渭城丝雨劝离杯。

欢意似云真薄倖,
客鞭摇柳正多才。
凤楼人待锦书来。

二月和风到碧城,
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
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飞鹊台前晕翠蛾,
千金新换绛仙螺。
最难加意为颦多。

几处睡痕留醉袖,
一春愁思近横波。
远山低尽不成歌。

家近旗亭酒易酤,
花时长得醉工夫。
伴人歌笑懒妆梳。

户外绿杨春系马,
床前红烛夜呼卢。
相逢还解有情无。

楼上灯深欲闭门,
梦云归去不留痕。
几年芳草忆王孙。

向日阑干依旧绿,
试将前事倚黄昏。
记曾来处易消魂。

绿柳藏乌静掩关,
鸭炉香细琐窗闲。
那回分袂月初残。

惜别漫成良夜醉,
解愁时有翠笺还。
欲寻双叶寄情骓。

莫问逢春能几回,
能歌能笑是多才。
露花犹有好枝开。

绿鬓旧人皆老大,
红梁新燕又归来。
尽须珍重掌中杯。

浦口莲香夜不收,
水边风里欲生秋。
棹歌声细不惊鸥。

凉月送归思往事,
落英飘去起新愁。
可堪题叶寄东楼。

日日双眉斗画工,
行云飞絮共轻狂。
不将心嫁冶游郎。

溅酒滴残歌扇字,
弄花熏得舞衣香。
一春弹泪说凄凉。

铜虎分符领外台,
五云深处彩旌来。
春随红旆过长淮。

千里袴襦添旧暖,
万家桃李间新栽。
使星回首是三台。

团扇初随碧簟收,
画檐归燕尚迟留。
靥朱眉翠喜清秋。

风意未应迷狭路,
灯痕犹自记高楼。
露花烟叶与人愁。

卧鸭池头小苑开,
暄风吹尽北枝梅。
柳长莎软路萦回。

静避绿阴莺有意,
漫随游骑絮多才。
去年今日忆同来。

午醉西桥夕未醒,
雨花凄断不堪听。
归时应减鬓边青。

衣化客尘今古道,
柳含春意短长亭。
凤楼争见路旁情。

闲弄筝弦懒系裙,
铅华消尽见天真。
眼波低处事还新。

怅恨不逢如意酒,
寻思难值有情人。
可怜虚度琐窗春。

小杏春声学浪仙,
疏梅清唱替哀弦。
似花如雪绕琼筵。

腮粉月痕妆罢后,
脸红莲艳酒醒前。
今年水调得人怜。

一楼宫妆簇彩舟,
碧罗团扇自障羞。
水仙人在镜中游。

腰自细来多态度,
脸因红处转风流。
年年相遇绿江头。

已拆秋千不奈闲,
却随胡蝶到花间。
旋寻双叶插云鬟。

几折湘裙烟缕细,
一钩罗袜素蟾弯。
绿窗红豆忆前欢。

以上晏几道作品《浣溪沙》共21首

【注释】:

床:

①[名]坐榻,卧具。《孔雀东南飞》:“媒人下~去,诺诺复尔尔。”《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②[名]安放器物的架子。徐陵《玉台新咏·序》:“翡翠笔~,无时离手。”③[名]井上围栏。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

上:

(一)①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②等级高或质量好的。《天工开物·饴饧》:“色以白者为上。”③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墨子·七患》:“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④在上位的君主。《孟子·梁惠王上》:“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⑤由低处往高处。《庄子·逍遥游》:“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⑥去;往。黄宗羲《柳敬亭传》:“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⑦向前。《战国策·秦策二》:“三鼓之而卒不上。”(卒:终。)⑧进呈;进献;送上。《汉书·东方朔传》:“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⑨出场。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正旦扮莺莺上。”⑩加;添加。《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11)涂染。《天工开物·造竹纸》:“先以白矾水染过,后上红花汁云。”(12)通“尚”。崇尚。《吕氏春秋·长见》:“尊贤上功。” (二)shǎng 上声,汉语四声之一。钟嵘《诗品序》:“至平上去人,则余病未能。”

屏:

(一)①照壁;对着门的小墙。《荀子·大略》:“天子外屏,诸侯内屏。”②屏障。《诗经·小雅·桑扈》:“君子乐胥,万邦之屏。”(胥:语气词。)③屏风。李贺《屏风曲》:“月风吹露屏外寒。” (二)bǐng ①退避。《礼记·曲礼上》:“屏于侧。”②蒙蔽;隐瞒。《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屏王之耳目使不聪明。”(聪:听力好。明:视力好。)③抑止。袁宏道《虚丘记》:“一夫登场,四座屏息。”(息:呼吸。)④排除;除去。《申鉴·政体》:“致治之术,先屏四患。”

几:

(一)古人坐时凭依的器具。《诗经·大雅·公刘》:“俾筵俾几。”(俾:使,使人。筵,几:用如动词。指铺席、设几。)《孟子·公孙丑下》:“隐几而卧。”后指放置物件的小桌。苏轼《雨中过舒教授》:“几砚寒生雾。”《聊斋志异·促织》:“帘外设香几。” (二)jǐ[几几]装饰美盛的样子。《诗经·豳风·狼跋》:“赤舄几几。”

点:

①细小斑痕。《晋书·袁宏传》:“如彼白珪,质无尘点。”②汉字的一种笔画,即“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③加点;标点句读。《宋史·儒林传·何基》:“凡所读无不加标点。”④向下微动或一触即离的动作。杜甫《曲江》:“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⑤一点一滴地落下。岑参《西掖省即事》:“西掖重云开曙晖,北山疏雨点朝衣。”(西掖:中书省的别称,简称西掖。)⑥引火;燃火。岑参《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诗:“火点伊阳村。”⑦指示;指点。《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这句话却点醒了贺小姐。”⑧查数;点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沙场秋点兵。”⑨征调。古乐府《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⑩量词。表示时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点。《元史·刑法志三》:“诸夜禁,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

炉:

①供做饭、冶炼、取暖等用的盛火器具。《韩非子·内储说下》:“奉炽炉,炭火尽赤红。”②通“”。古代酒店前放酒器的土台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买一酒舍酤(gǔ)酒,而令文君当炉。”(酤:卖酒。当炉:坐在樑前卖酒。)也指酒店。《后汉书·方术传·左慈》:“行视诸炉,悉亡其酒脯矣。”

香:

①气味芳美。与“臭”相对。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②香美;香甜。曹松《钟陵寒食日郊外闲游》:“杏子粥香如冷饧(xíng)。”(饧:糖稀。)③香料。李清照《风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④特指用香料制成的细条。《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早有仆妇送上两束香来。张老上了香,磕了头。”⑤对人和事物的美称。李嘉祐《广陵送林宰》:“清政过前哲,香名达至尊。”(前哲:前贤。至尊:天子。)⑥指与女性有关的事物。也代指少女。李清照《永遇乐》:“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过:

(一)①经过;走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乘白马而过关。”《史记·高祖本纪》:“西过高阳。”(高阳:地名)。②过去。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适:恰好。霖:甘雨。)③超过;胜出。《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 一。)④过分。张居正《答马总兵》:“一切事体,不必过虑。”⑤探访;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⑥过错;犯错误。《左传·宣公二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⑦量词。遍;次。陆云《与兄平原书》:“前后读兄文一再过。” (二)guō 古国名。在今山东省掖县北。《左传·襄公四年》:“(寒浞)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三)huò 通“祸”。《墨子·鲁问》:“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

琐:

①细碎的玉声。《说文》:“琐,玉声。”杜牧《送刘三复郎中赴阙》:“玉珂声琐琐,锦帐梦悠悠。”②锁链;连环。后作“锁”。《后汉书·仲长统传》:“古来绕绕,委曲如琐。”③锁链形的纹饰。《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人在琐窗深处好,闷回罗帐静中吟。”④细碎;微小;琐碎。刘知几《史通·书事》:“乃专访州闾细事,委巷琐言,聚而编之。”⑤仔细。《汉书·丙吉传》:“召东曹案边长吏,琐科条其人。”⑥锁闭;封锁。王安石《郑子宪新起西斋》:“车马重来琐翠阴。”

寒:

①冷。《礼记·月令》:“寒热不节,民多虐疾。”《吕氏春秋·察今》:“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②贫穷;贫寒。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彤庭:指富贵人家。)《晋书·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③害怕;畏惧。《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误入涧谷,狼奔鸱(chī)叫,竖毛寒心。”(鸱:猫头鹰。)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