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玉箫清,瑶瑟美。

“玉箫清,瑶瑟美。”诗句出处:《采莲衮/采莲令》;是宋朝诗人史浩的作品。

有珍馔,时时馈。滑甘丰腻。紫芝荧煌,嫩菊秀媚。贮玛瑙琥珀精器。延年益寿莫拟。人间烹饪徒费。休说龙肝凤髓。动妙乐、仙音鼎沸。玉箫清,瑶瑟美。龙笛脆。杂还飞鸾,花裀上、趁拍红牙,馀韵悠扬,竟海变桑田未止。

【注释】:

玉:

①一种质细坚硬而有光泽的美石。《尚书·胤(yìn)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胤:古国名。炎:焚烧。)《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制作。)②玉器。《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祭祀用的牛羊猪。加:增加。指虚报。)③精美珍贵的。葛洪《抱朴子·外篇·诘鲍》:“崇节俭之清风,肃玉食之明禁。”④洁白美好的。鲍照《舞鹤赋》:“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羽:羽翼。)⑤相助;培养。《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用:以。谏:规劝。)

清:

①水纯净透明,与“浊”相对。屈原《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②洁净。张衡《东京赋》:“京室密清。”③使洁净;使干净。陆云《盛德赋》:“泛时雨以清天,洒狂尘以肃地。”④清晰;清楚。张祜《酬凌秀才惠虎枕》:“八寸黄杨惠不轻,虎头光照簟文清。”⑤声音清亮;清脆。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声清越。”(函胡:含糊,模糊。越:高扬。)⑥清爽;清凉;寒凉。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别:另一。)⑦冷清;凄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⑧寂静;清静。《庄子·天下》:“寂乎若清。”⑨清平;安定;太平。唐太宗《咏风》:“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大风曲:汉高祖即位后曾回故乡,作《大风歌》。加:施。)⑩公正;廉洁;清白;清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是以:因此。)(11)单纯;素雅。杜牧《沈下贤》:“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径苔芜不可寻。”(12)肃清;使干净。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13)用完;用尽。《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伍子胥)乃发其箪饭,清其壶浆而食。”(荆:楚国的别称。)(14)中国封建朝代名称,公元1616~1911年。(15)厕所。后作“圊”。《风俗通·怪神》:“二三日乃于清中粪下啼。”(16)古代哲学用语。指冲和之气。《荀子·解蔽》:“故道之以礼,养之以清。”

瑶:

①美玉;像玉一样的美石。《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②比喻珍贵美好,常用作美称。刘炳《春夕直左掖怀周侍御》:“忆我同袍人,何繇(yóu)共瑶席。”(直:同“值”。值班。左掖:谏官官署。繇:同“由”。)

瑶瑟:

饰以美玉的瑟,泛指精美贵重的乐器。贾至《长门怨》:“深情托~~,弦断不成章。”

瑟:

①古代一种弦乐器。形似古琴,每弦一柱,但无徽位,有五十弦、二十五弦、十五弦等多种。《诗经·小雅· 鹿鸣》:“鼓瑟鼓琴,和乐且湛(dān)。”(鼓:弹奏。湛:快乐。)《论语·先进》:“鼓瑟希。”②众多的样子。《诗经·大雅·旱麓》:“瑟彼柞棫,民所燎矣。”(柞棫yù:树名。)③洁净鲜明的样子。《诗经·大雅·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瓒zàn:祭祀时舀酒的器具。黄流:用黑黍合香草酿成的酒。)④庄重的样子。《诗经·卫风·淇奥》:“瑟兮僴兮。”

美:

①味美。《孟子·尽心下》:“脍炙与羊枣孰美。”(脍:剁细了的肉。炙:烧烤的肉。羊枣:一种小柿子。孰:哪个。)《吕氏春秋·本味》:“果之美者,沙棠之实。”②美丽;漂亮。《诗经·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③美善;美好。《荀子·王霸》:“无国而不有美俗。”④称赞;赞扬。《谷梁传·僖公元年》:“美齐侯之功也。”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