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戢羽翼,顾此林栖时。”诗句出处:《答长安丞裴说》;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
出身忝时士,于世本无机。爰以林壑趣,遂成顽钝姿。 临流意已凄,采菊露未稀。举头见秋山,万事都若遗。 独践幽人踪,邈将亲友违。髦士佐京邑,怀念枉贞词。 久雨积幽抱,清樽宴良知。从容操剧务,文翰方见推。 安能戢羽翼,顾此林栖时。
|
【注释】:
安:
①安宁;安稳;安定。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汉书·薛广德传》:“乘船危,就桥安。”(就桥:从桥上走。)②使安宁。《三国志·蜀书·蒋琬传》:“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③安乐;安逸。《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④安心。陈寿《三国志·魏书·司马朗传》“郊境之内,民不安业。”⑤安放;设置。陆游《东阳道中》诗:“先安笔砚对溪山。”⑥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什么地方”。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沛公安在?’”《汉书·黥布传》:“女安从知之?”(女:你。)⑦副词。表示反问。韩愈《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能:
①能力;才能。《荀子·王制》:“无能不官,无功不赏。”②有能力;有才能。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称之曰能。”③能够;胜任。《论语·先进》:“非曰能之,愿学焉。”④擅长;善于。蔡元培《图画》:“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书:书法。)⑤和睦,亲善。《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令尹之不能,尔所知也。”⑥如此;这般。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忍:忍心。)⑦及,达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⑧副词。约同“乃”、“于是”。《管子·权修》:“二者不失,则民能可得而官也。”⑨通“耐”。忍耐,禁得起。《淮南子·地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水:指鱼鳖囧鹜等。)戢:
①聚藏(兵器)。《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助词。)②收敛。《汉书·刑法志》:“天下既定,戢臧干戈,教以文德。”《诗经·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③止息;禁止。《陈书·虞寄传》:“愿将军少戢雷霆。”(少:稍微。)羽:
①鸟类翅膀上的长羽毛。《孟子·梁惠王上》:“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②鸟类的毛。韩愈《原道》:“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毛:兽毛。介:甲壳。)③鸟类及飞虫类的翅膀。曹植《斗鸡篇》:“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又《诗经·曹风·蜉蝣》:“蜉蝣(fú yóu)之羽。”(蜉蝣:虫名。)④代指鸟类。张充《与王俭书》:“奇禽异羽。”⑤古代箭杆上的羽毛。左思《吴都赋》:“应弦饮羽。”(饮羽:中箭。)⑥古代用羽毛做成的舞具。《尚书 · 大禹谟》:“舞干羽于两阶。”(干:盾牌。)⑦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五音。羽翼:
①辅佐,辅助。《吕氏春秋·举难》:“然而名号显荣者,三士~~之也。”②鸟类的翅膀。《淮南子·原道》:“毫毛润泽,~~奋也。”③喻指左右辅佐的人。《汉书·楚元王传》:“~~阴附者众。”翼:
①翅膀。《战国策·楚策四》:“鼓翅奋翼。”(奋:举。)《庄子·徐无鬼》:“若蝇翼。”(若:如同。)②指物体上像翅膀的东西。《山海经·东山经》:“其状如黄蛇,鱼翼。”③借指飞鸟。徐铉《亚元舍人贻佳作聊以为报》:“仰头忽见南来翼。”④鸟用翅膀覆盖。《诗经·大雅·生民》:“鸟覆翼之。”引申为保护、护持。《左传·哀公十六年》:“胜如卵,予翼而长(zhǎng)之。”(胜:人名。长:成长。)⑤辅佐;扶助。《汉书·晁错传》:“以翼天子。”⑥作战时,军队向两侧分开的部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陈:阵。张:摆开。)⑦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吕氏春秋·孟夏》:“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毕:星宿名。)⑧通“翌”。翼日即明日。《尚书 ·金縢》:“王翼日乃瘳(chōu)。”(瘳:病愈。)⑨春秋时晋国古都。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翼翼]1.恭敬谨慎。《诗经·大雅·大明》:“小心翼翼。”2. 整齐有序。《诗经·商颂·殷武》:“商邑翼翼。”3.壮盛的样子。张衡《东京赋》:“京邑翼翼,四方所视。”(京:大。)4. 形容飞的样子。屈原《离骚》:“高翱翔之翼翼。”顾:
①转过头看。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②看。《新五代史·秦王从荣传》:“君臣相顾。”③看望;拜访。诸葛亮《前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④照顾。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五:“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⑤副词。1.相当于“反而”、“却”。《汉书·贾谊传》:“足反居上,首顾居下。”2.不过;只是。范晔《后汉书·王昌传》:“光武曰:‘顾得全身可矣。’”3.难道。彭端淑《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⑥连词。相当于“但是”。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此:
①代词。这;这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礼记·礼运》:“此之谓大同。”②这样;这般。庾信《哀江南赋》:“天何为而此醉。”③副词。乃;则。《后汉书·黄琼传》:“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栖:
(一)①鸟类停留、歇宿。张衡《西京赋》:“南翔衡阳,北栖雁门。”②停留;居处。《国语·吴语》:“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二)xī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时:
①季节;指四季。《论语·阳货》:“四时行焉。”②特指农时。《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③光阴;时光;时候。《吕氏春秋·首时》:“天不再与,时不久留。”④指按照规定的时间。南卓《羯(jié)鼓录》:“黄幡繟亦知音,上尝使人召之,不时至,上怒,络绎遣使寻捕。”⑤时辰;时候。《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⑥其时;当时。魏禧《大铁椎传》:“时座上有健啖者,貌甚寝。”(健啖:食量过人。寝:丑陋。)⑦机会;时机;时运。《论语·阳货》:“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新唐书·武平一传》:“时不再来,荣难人借。”(荣:荣华富贵。)⑧合时;应时。《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⑨时代;时世。《吕氏春秋· 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⑩时势;时尚。朱庆余《近试上张籍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11)副词。用以表示时间。1. 表示行为不断发生,相当于“常常”、“经常”。韩愈《行难》:“圣人不世出,贤人不时出。”(不世:罕有。)2. 表示行为偶尔发生,相当于“有时”、“时而”。杜甫《自阆(làng)中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之三:“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12)通“伺(sì)”。等候。《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