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

“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诗句出处:《过汉故城》;是唐朝诗人王绩的作品。

大汉昔未定,强秦犹擅场。中原逐鹿罢,高祖郁龙骧。
经始谋帝坐,兹焉壮未央。规模穷栋宇,表里浚城隍。
群后崇长乐,中朝增建章。钩陈被兰锜,乐府奏芝房。
翡翠明珠帐,鸳鸯白玉堂。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
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何其赫隆盛,自谓保灵长。
历数有时尽,哀平嗟不昌。冰坚成巨猾,火德遂颓纲。
奥位匪虚校,贪天竟速亡。魂神吁社稷,豺虎斗岩廊。
金狄移灞岸,铜盘向洛阳。君王无处所,年代几荒凉。
宫阙谁家域,蓁芜罥我裳。井田唯有草,海水变为桑。
在昔高门内,于今岐路傍。馀基不可识,古墓列成行。
狐兔惊魍魉,鸱鸮吓狙狂。空城寒日晚,平野暮云黄。
烈烈焚青棘,萧萧吹白杨。千秋并万岁,空使咏歌伤。

【注释】:

天:

①人的头部。《吕氏春秋·论人》:“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故……若此,则无以害其天矣。”(释:去除。巧故:伪诈。)②天空。王充《论衡·谈天》:“察当今天去地甚高,古天与今无异。”《敕勒歌》:“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穹庐:毡帐。)③在额上刺字的刑罚。《周易· 睽》:“其人天且劓。”(劓:割掉鼻子的刑罚。)④天气;气候。《吕氏春秋·季春》:“行秋令,则天多沉阴。”⑤自然界。《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⑥自然形成的。《庄子·养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⑦上帝;自然界的主宰。《春秋繁露 ·郊祭》:“天者,百神之大君也。”⑧天命;天意。《左传·成公十六年》:“国之存亡,天也。”⑨依凭;依靠者。《仪礼· 丧服》:“夫者,妻之天也。”

天马:

①骏马。《史记·大宛传》:“得乌孙马,好,名曰~~。”②铜马。张衡《东京赋》:“龙雀蟠蜿,~~半汉。”

来:

(一)①小麦。《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牟。”②由彼至此,由远到近。跟“去”、“往”相反。《孙子兵法·九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③使……来;招致;招来。也作“徕”。司马迁《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④某一时间以后。《孟子·尽心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⑤将来;未来。陶潜《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改正。追:追求。)《孟子·滕文公下》:“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斯:则。已:停止。)⑥句末助词。《庄子·人间世》:“尝以语我来。”《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 (二)lài 慰劳。《诗经·小雅·大东》:“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职:主管。劳lào:慰劳)

道:

(一)①道路。《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②水流通行的途径。《左传·昭公十三年》:“秋,晋侯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乃还。”(会:约会。良:地名。)③取道。文天祥《指南录后序》:“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④方法;途径。《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⑤技艺。《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⑥宇宙万物的本原。《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⑦规律;道理。《荀子·天论》:“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循:遵照。贰:不专一。)⑧政治主张或思想学说。《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哉。”⑨好的政治局面。《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⑩道德;道义。徐阶《送司封仲芳杨子赴留都》:“古道日沦替,群谀纷追随。”(沦:沦亡。替:衰落。谀:阿谀,奉承。)(11)道家。上古思想流派之一。(12)指道术。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子若学道,即有仙分。”(13)行政区划名。1. 唐初分天下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增至十五道。2. 清代和民国初年曾在省以下设若干分守道。(14)说;讲述。《盐铁论·遵道》:“饰虚言以乱实,道古以害今。”(15)量词。用于命令、题目等。《新唐书·选举志》:“进士试诗、赋及时务策五道。”(二)dǎo ①同“導”。1.疏通。《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决:河流决口。克:能。)2. 引导。《汉书·张骞传》:“唯王使人道送我。”②治理。《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政:政令。齐:整顿。免:免于犯罪。)③介词。从;由。《汉书·淮南王安传》:“诸使者道长安来,为妄妖言。”

佳:

①美;美好。傅玄《吴楚歌》:“燕人美兮赵女佳。”屈原《九歌·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②赞美。苏舜钦《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韩子我所佳。”

佳人:

①美人。《淮南子·说林》:“~~不同体,美人不同面。”②美好的人。《楚辞·九章·悲回风》:“惟~~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贶。”③有才干的人。《三国志·魏·曹爽传》“乃通宣王奏事”裴注:“曹子丹~~,生汝兄弟,犊耳。”

倾:

①倒向一边;倾斜。《礼记·曲礼上》:“立必正方,不倾听。”(正方:方向端正。)②行为不正;邪恶。《汉书·萧望之传》:“后朋行倾邪,望之绝不与通。”③倒塌;倾覆。《新论》:“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卢照邻《行路难》:“巢倾枝折凤归去。”④将东西倒出来;全部倒出。《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是田成恒倾圃池而示渴民也。”⑤全部;尽。《后汉书 · 郭太传》:“乡里有忧患者,(贾)淑辄倾身营救。”(辄:总是。)⑥钦佩;爱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强:勉强。)《唐语林·补遗四》:“朝野倾羡。”⑦排挤;倾轧。晁错《论贵粟疏》:“以利相倾。”⑧凌驾;压倒。司马迁《报任安书》:“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

北:

①方位名。北方。《诗经·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殷殷:忧伤的样子。)②军队战败退却;败逃。《孙子兵法·军争》:“佯北勿从。”(敌人假装逃跑,不能追赶。)

方:

(一)①并列。《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也指竹木编成的筏子。《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②方圆。表面积。《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③正方;方形。与圆相对。《周礼·考工记·舆人》:“圜者中规,方者中矩。”④方向;方位。《墨子·公输》:“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⑤方面。《楚辞·九辩》:“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怵惕:戒惧。)⑥正直。《新语·慎微》:“然后忠良方直之人,则得容于世而施于政。”⑦地区;区域。黄宗羲《柳敬亭传》:“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⑧指地。古人以为天圆地方,故称地为方。《淮南子·本经》:“戴圆履方。”⑨方法;办法。《荀子·大略》:“博学而无方。”⑩药方;处方。《后汉书·华佗传》:“精于方药。”(11)道理。《荀子·君道》:“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尚:尊崇。)(12)比拟;比方。《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赞》:“票(piāo)骑亦方此意,为将如此。”(票骑:指霍去病。)(13)副词。1.正在。《汉书·高帝纪》:“沛公、项羽方攻陈留。”2. 刚刚。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方成草。”3. 就要。《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治:训练。会猎:一同打猎,是交战的婉辞。)(14)介词。正当。《庄子·养生主》:“方此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二)páng [方羊]徘徊。《左传·哀公十七年》:“如鱼窥尾,衡流而方羊。”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