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诗句出处:《五子之歌》;是唐朝诗人同谷子的作品。
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常须驭朽惊。 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 酒色声禽号四荒,那堪峻宇又雕墙。 静思今古为君者,未或因兹不灭亡。 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 如今算得当时事,首为盘游乱纪纲。 明明我祖万邦君,典则贻将示子孙。 惆怅太康荒坠后,覆宗绝祀灭其门。 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 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
|
【注释】:
仇:
(一)(古音读qiú) ①配偶;伴侣。曹植《浮萍篇》:“来为君子仇。”《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好仇。”(公侯:国君。好仇:好伙伴。)②匹配;匹敌。秦嘉《述婚诗》二首之二:“战战兢兢,惧德不仇。”王粲《登楼赋》:“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显敞:明亮宽敞。)(二)qiú 姓。仇雠:
仇敌,敌人。《史记·秦始皇本纪》:“属疏远,相攻击如~~。”雠:
①应答。《诗经·大雅·抑》:“无言不雠,无德不报。”②应验;相应。《汉书·窦田灌韩传》:“于是上使御史簿责婴所言灌夫颇不雠。”③同等;俦匹。《汉书·地理志下》:“嫁取无所雠。”④出卖。《墨子·经下》:“贾(jià)宜则雠。”《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⑤同“仇”。1. 仇恨。《楚辞·九章·惜诵》:“又众兆之所雠。”(众兆:众人。兆:指极多。)2. 仇敌。《尚书·微子》:“小民方兴,相为敌雠。”[校雠]校勘。《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乃博选诸儒刘珍等……诣东观校雠传记。”[雠隙]仇恨。《后汉书·南匈奴传》:“往者,匈奴数有乖乱,呼韩邪、郅支自相雠隙。”[雠衅]1.仇恨。《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雠衅既深,互伺便隙。”2.敌人的破绽。潘岳《杨荆州诔》:“将乘雠衅,席卷南极。”万:
[万俟(qí)]复姓。万姓:
平民,民众。《书·立政》:“式商受命,奄甸~~。”遂:
①前往;前进。《周易·大壮》:“羝(dī)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羝:公羊。藩:篱笆。)②通达。《礼记·缁衣》:“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立:即位。)③成功;顺利地做到。《盐铁论·大论》:“(孔子)治鲁不遂;见逐于齐。”④生长;养育;成长。《墨子·尚同中》:“五谷不孰,六畜不遂。”⑤顺心;顺适;满足。《魏书·张彝传》:“才轻任重,多不遂心。”(任:担子。)王韬《淞滨琐话·顾慧仙》:“今日郎已遂欲,何竟忘我耶?”⑥路;通道。柳宗元《骂尸虫文》:“以通行直遂为颠蹶,以逆施反斗为安佚。”⑦田间排水小沟。《周礼·遂人》:“夫间有遂,遂上有径。”⑧先秦时在远郊设立的一种行政区划。《礼记·王制》:“不变,移之遂,如初礼。”⑨详尽;详究。《荀子·议兵》:“臣请遂道王者诸侯强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势。”⑩副词。1.相当于“于是”、“就”。韩邦靖《关中》:“饥荒失抚御,盗贼遂纵横。”2.相当于“竟然”、“终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及反,市罢,遂不得履。”无:
①没有。跟“有”相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②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商君书·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弱也?”③连词。表示条件,相当于“无论”、“不论”。《诗经·鲁颂·沣水》:“不小不大,从公于迈。”④通“毋”。不要。《古诗源·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势》:“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⑥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否”。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依:
①靠着;挨近。《孙子兵法·行军》:“依水草而背众树。”罗邺《鹦鹉咏》:“玉槛(jiàn)瑶轩任所依。”(槛:栏杆。轩:窗。)②依靠;依托。《左传·隐公六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焉:助词。是。)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匝:周。)③依照。屈原《离骚》:“愿依彭咸之遗则。”(彭咸:人名。则:准则。)④依恋。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⑤茂盛的样子。《诗经·小雅·车舝》:“依彼平林,有集维鷮。”[依依]1.轻柔的样子。《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2. 留恋;思恋的样子。《楚辞·九思·伤时》:“志恋恋兮依依。”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劳劳:忧伤。)[依稀]仿佛;不清晰。刘禹锡《荆州道怀古》:“南国山川旧帝畿(jī),宋台梁馆尚依稀。”(帝畿:京都。)赵嘏《江楼旧感》诗:“风景依稀似去年。”颜:
①额头;脑门。《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隆准:高鼻。)②面容;脸色。《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树名。华:古“花”字。)③脸面;脸皮。《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④色彩。李白《古风》之十二:“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⑤横匾。《新唐书·马燧传》:“帝榜其颜而宠之。”(榜:题匾。)厚:
①与“薄”相对。《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②厚度。《天工开物·舟车》:“粮船初制底长五丈 二尺,其板厚二寸。”《墨子·备高临》:“轮厚尺二寸。”③深。《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韩非子·难二》:“赏厚而信。”④多;丰厚。《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劳大者其禄厚。”⑤宽厚;厚道。《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⑥醇厚;味道浓。《韩非子·扬权》:“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⑦看重;厚道。《宋史·范仲淹传》:“六曰厚农桑。”《吕氏春秋·审时》:“凡农之道,厚之为宝。”何:
(一)①疑问代词。1. 什么。《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nóng)矣?”(那长得很茂盛的是什么?)2. 为什么。《汉书·伍被传》:“公独以为无福,何?”3. 何处。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②副词。1.表示反问。相当于“怎么”、“哪里”。《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身,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叹。相当于“多么”。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担。《诗经·曹风·候人》:“何戈与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负。《诗经·小雅· 无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为承受。《诗经·商颂·长发》:“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义后来写作“荷”。曾:
(一)①副词。竟;乃。《诗经·大雅·板》:“丧乱蔑资,曾不惠我师。”(蔑资:没有货财。师:众人。)②重。指隔两代以上的亲属。《诗经·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骏jùn:大。惠:顺。)③通“增”。增加。《盐铁论·诏圣》:“虽曾而累之,其亡(wú)益乎?” (二)céng ①曾经。《吕氏春秋·顺民》:“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②通“层”。重叠。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曾波万顷如熔金。”解:
(一)①分解牛或其他动物的肢体。《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②分开;破裂。《史记·秦始皇本纪论》:“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③解围;撤围。《史记·魏公子列传》:“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④消融。《吕氏春秋·孟春纪》:“东风解冻。”(东风:春风。)袁宏道《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解。”引申为消散。《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之色少解。”(少:稍稍。)⑤调解;和解。《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⑥解除。《战国策·燕策三》:“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⑦解释。《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⑧理解;懂得。《论衡·问孔》:“苟有不晓解之问,造难孔子,何伤于义?”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⑨分割。《国语·鲁语上》:“晋文公解曹地以分诸侯。”⑩能够;会。李白《月下独酌》:“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罗隐《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二)jiè 押送财物或犯人。《晋书·乐广传》:“广即便解遣。” (三)xiè ① 明白;懂得。②通“懈”。懈怠;松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史记·李将军列传》:“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③解池。湖名,在山西省。忸:
①[忸怩]羞惭。《后汉书·蔡邕传》:“公子仰首降阶,忸怩而避。”②通“狃”。习惯。《新唐书·汉阳公主传》:“内外相矜,忸以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