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赋》

《别赋》

赋篇名。南朝梁江淹作。关于此赋的思想意义,曾有不同看法。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说:“本篇着意在描写各种离别情绪,有一定艺术性,但无深刻意义,而且情调感伤。”曹明纲说:“应该看到,如果脱离了当时的历史环境, 《别赋》所表现的思想情绪在今天看来是消极的、伤感的。但在历史上,它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作品取材于社会现实,并对当时大量的生离死别,作了高度集中的典型概括,通过对富人伤神、侠士慷慨、从军凄惨、去国悲苦、少妇呜咽、恋人哀怨等极富个性的描写,集中而强烈的表现了离别令人‘黯然销魂’的共性。因而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动乱的总特点,反映了当时人民普遍怨恨离乱的思想情绪,以及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生、向往安定的美好愿望。”(见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上册)关于此赋的艺术成就和特点,历来多有评论。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江醴陵集题辞》说:“《恨》《别》二赋,音制一变。长短篇章,能写胸臆。”清李元度《赋学正鹄》说:“总起总收,中分七段平叙,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或就春说,或就秋说,或合春秋兼四时说,炼句各极其妙。而一起尤极超拔,已制全局之胜。故通篇只发明‘黯然销魂’四字,殆非五色笔不能。”浦铣《复小斋赋话》说:“江光禄《恨》、《别》二赋,千秋绝调,继之者唯太白《拟恨赋》耳。”许梿《六朝文絜》说:“《恨》、《别》二赋,乃文通创格。立格与《恨赋》同。前以激昂胜,此以柔婉胜。起四字无限凄凉,一篇之骨。”鲍星桂《赋格》说:“炳绣凄弦,每诵一过,辄令人回肠荡气。”此赋是一篇著名的抒情小赋。赋中描写了各种类型的离别。作者运用铺叙、渲染、衬托等手法,特别是借助环境气氛的渲染,写出了离别者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全赋语言优美,句法错综,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9-20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guji/zuopinjiedu/184123.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