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赋》

《鹦鹉赋》

赋篇名。东汉末祢衡作。此赋载《文选》,前有小序说:“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慧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坐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清孙梅《四六丛话》说:“《鵩鸟》、《鹦鹉》,旷放沈挚,《怀沙》之遗响也。”又引《容斋三笔》说: “观其所著《鹦鹉赋》,专以自况,一篇之中,三致意焉。”浦铣《复小斋赋话》说:“祢正平《鹦鹉赋》,颇为自己写照,然略无露才扬已意。”刘熙载《艺概》说:“祢正平赋鹦鹉于黄祖长子座上,蹙蹙焉自怜依人之态,于生平志气,得无未称!”今人瞿蜕园《汉魏六朝赋选》说:“这篇赋借了鹦鹉这个题目,发泄心中的感慨,字面上是替鹦鹉诉衷怀,词气之间却是写有志之士在离乱时期那种委屈苦闷的心情。但也必须指出,作者一方面虽充满着对迫害者的敏感,另一方面,从文末的‘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两句看来,他对于面前统治者的淫威,还是抱着委曲求全的意向的。”此赋是一篇托物咏怀的作品。赋中先写鹦鹉的品质和美德,接着铺叙鹦鹉被捕捉后的心情和对自身命运的忧虑,最后以不能冲破樊笼,只好对主人感恩怀德,以期待主人的恩宠能弥久不衰作结束。作者表面上是写鹦鹉,实际上是写自己,抒发了才志之士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而又屡遭迫害的愤慨。全赋通篇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其细腻的心理刻划,拟人的艺术手法,和作者的身世之感,相互交织,情辞并茂,虽辞彩甚丽,但毫无铺排堆砌之感。此赋对后世抒情小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6-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guji/zuopinjiedu/184150.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