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隍》

《考城隍》

文言短篇小说。选自《卿斋志异》。清蒲松龄作。清何守奇说:“一部书如许,托始于《考城隍》,赏善罚淫之旨见矣。篇内推本仁孝,尤为善之首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清但明伦说:“一部大文章,以此开宗明义,见宇宙间惟仁孝两字,生死难渝;正性命,质鬼神,端在乎此,舍是则无以为人矣。‘有心为善’四句,自揭立言之本旨,即以明造物赏罚之大公。至‘有花有酒’二语,亦自写其胸襟耳。”又说:“考城隍,寓言也。自公卿以至牧令,皆当考之。考之何?以仁孝之德,赏罚之公而已矣。”(同上)清吕湛恩《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人生百行孝为先,明义开宗第一篇。泣涕陈情予假日,欢承萱草喜延年。”今人廖苾光《聊话<聊斋>》说:“《考城隍》的目的,就是对科举考试的尖刻的讽刺,也是对选用人才的深刻讽刺。《考城隍》所表现的思想,是儒和释的思想。”此篇写阴间一处城隍缺任,到阳间招考,主考者唯才录用了宋公;当宋公提出家有七旬老母,不能远亲赴任时,又稽其母寿籍,给假九年;后九年,母果卒,宋公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殁,即赴城隍之任,一方面宣扬了推仁孝之心的儒家思想,同时,通过写阴间主考者能够用人唯才一事,含蓄地讽刺了当时取士唯亲、衡文唯故的科举考试的黑暗内幕。文笔幽默,语言典丽;备人鬼之态,兼真幻之长,聊寄托以幻化,寓讽刺于奇想。前人评道:“其文往往刻镂物情,曲尽世态,冥会幽探,思入风云”(清蒲立德《聊斋志异跋》);“托街谈巷议,以自写其胸中磊块诙奇哉!”(清南村《聊斋志异跋》)信然。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6-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guji/zuopinjiedu/184205.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