殽(三)

    1.通“效”,效法。按:殽,《集韵》後教切,去声,效韵;今音xiao。按:今吴语亦有读“效果”之“效”与“殽”相近同者,当是古音遗存。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小部》:“殽,叚(假)借为‘效’。”
《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於天,殽於地,列於鬼神。”唐孔颖达疏:“殽,效也。言圣人制礼又效於地。”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殽,户教反,法也。”唐孔颖达疏:“殽,效也。”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一:“本天殽地,经国坊民,法治备矣。”
2.通“效”,效果;徵验。
汉扬雄《太玄·密》:“密於腥臊,三日不觉殽。”范望注:“殽,效也。言相克寒,终日不效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1098.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