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與”,给與。
《诗经·鄘风·干旄》:“何以予之。”按:汉王充《论衡·率性》作“何以与之”。《管子·七法》:“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快塞。”《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汉书·晁错传》:“予冬夏衣。”又《哀帝纪》:“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唐颜师古注:“宁,谓处家持丧服。”)汉马融《长笛赋》:“取予时适,去就有方。”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
2.通“與”,而(连词)。
《诗经·卫风·河广》:“跂予望之。”按:此与《大戴礼·劝学》“吾尝跂而望之”句式相同。
分享到:
《诗经·鄘风·干旄》:“何以予之。”按:汉王充《论衡·率性》作“何以与之”。《管子·七法》:“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快塞。”《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汉书·晁错传》:“予冬夏衣。”又《哀帝纪》:“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唐颜师古注:“宁,谓处家持丧服。”)汉马融《长笛赋》:“取予时适,去就有方。”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
2.通“與”,而(连词)。
《诗经·卫风·河广》:“跂予望之。”按:此与《大戴礼·劝学》“吾尝跂而望之”句式相同。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801.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