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诸色户之一。其来源主要有二:一是蒙古征伐过程中虏获的工匠以及被抑逼充当工匠的俘虏;二是从民间签发来的手工工匠和并非工匠的普通百姓。蒙古灭金后,曾在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地区,多次“籍民”,把各地的手工业者调集京师,分类编局,编为匠户。忽必烈建元后,又将原和林及弘州诸处的匠局陆续迁至大都和上都。灭宋后,又多次在江南签发匠户。匠户自成户籍,由官府直接管理,子女世袭其业,婚姻不能自主。有些并非工匠的匠户,或虽是工匠但所派工役非本人专长者,往往出钱雇工代为应役。元朝在大都的工部、宣徽、大都留守司等机构下分设有各种匠局,全国各州县也依其土产设局,从事营造、纺织、军器、工艺品等各种手工业生产。官工匠由官府按月支给口粮,一般匠人每户以四口为限,正身每月给米三斗、盐半斤,其家属大口月支米二斗五升,小口并驱大口月支米一斗五升,驱小口月支米七升五合。匠户免除科差,但要纳地税。元代前期,匠户可以免当杂泛差役和与和雇和买,成宗七年(1303)后,匠户须与民户等按同一标准一起承担。据不完全统计,元代匠户达20万户以上,此外,还有隶属于诸王投下的大量匠户。匠户应役时,每日绝早入局,抵暮方散,极为辛苦。被俘入局作工匠的,除了官府发给的盐粮外,没有其他收入,因而生活艰难,衣食不给;另一部分自身入局、院应役的工匠,得到一份盐粮,工余可以回家和家属一起工作,自行买卖,其处境比前者好些。但官府各级官吏,巧立名目,蚕食匠户,所以无论那类工匠所受剥削和压迫都很沉重。江南地区,南宋时手工业较为发达,元朝强征工匠,破坏了手工业的正常发展。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4-0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ershiliu/219435.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