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共发行五种通行全国的纸币。一、中统丝钞,也叫通行交钞。中统元年(1260)七月印行。以丝为本。丝钞二两,值银一两。诸物价值,依丝价作标准。二、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中统宝钞或中统钞。中统元年(1260)十月发行,以银为本。标面价值为: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贯(一千文)、二贯十种。宝钞一贯等于丝钞一两,二贯等于白银一两。至元十二年(1275)为方便零星交易,加发小额“厘钞”,有二文、三文、五文三种,以后废止二、三文辅币,以五文为起点。中统钞发行后收回旧币,不限年月通用,起到统一货币的重要作用。百姓交纳赋税可以用钞。三、至元通行宝钞。至元二十四年(1287)为了提高纸币的地位而颁行的简称“至元宝钞”。票面为五文、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一贯、二贯、共十一种。至元钞一贯合中统钞五贯,二贯当白银一两,赤金一钱。至元钞小钞费重量少。小民无从得小钞,贸易不便,致使民间以物易物,此时民间私刻的木牌、茶帖、酒牌、竹牌,面帖杂行其间。并与交钞相权。四、至大银钞。武宗至大二年(1309)九月,发行面值较的“至大银钞。”自十厘至二两共十三等。罢中统钞。每钞一两准至元钞五贯,白银一两赤金一钱。二钞并行。次年,铸至大通宝(用汉字),大元通宝(用八思八文)这两种铜钱,与钞及前代铜钱共用。此时钞法已乱。五、至正交钞,又称至正中统交钞。仁宗即位,废武宗钞法,行至元钞法,但至元钞价不断下跌,至正十年(1350)十一月印行新的中统元宝钞,在钞的背面印“至正印造元宝交钞”字样,每贯当铜钱千文,至元钞两贯。至正十年(1350)时,立诸路宝泉提举司,铸“至正通宝”,与历代铜钱并用。此时钞法大坏。初期中统钞用棉质纸印造,边缘饰以锈金,后来改用桑皮纸。早期用木牌印刷,至元十三年(1276)改铸铜板印刷。元代纸币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波斯乞合都时代(1294)发行纸币,采用中国钞法,纸币的样式完全仿照元代纸币,甚至连汉文的“钞”字都照样印上。印度杜格拉克朝(1330),曾仿效中国试行纸币。高丽除通行元朝纸币外,也发行自己的纸币,印的楮币一张,准米一升(《李朝实录》)。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12-17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ershiliu/219598.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