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刑条例》

        明代法律。“问刑”,指审讯断狱;“条例”,指在律文之外,各官司题奏获旨准行并因时推广的判例或条例。它是沿袭宋朝用“敕”断案的传统,以补充律令的不足,防止法外遗奸,也是判案的根据。孝宗弘治五年(1492),刑部尚书彭韶等人根据鸿胪少卿李鐩的请求,删定《问刑条例》,从此,“律(《大明律》)例并行”(《明史·刑法志一》)。以后,又多有增补,特别是神宗万历十三年(1585),刑部尚书舒化等续撰,增加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后的诏令及一些条例,并在体例上确立定式:以《大明律》逐款开列于前,各例附于后。这种律例统为一体的编制方法,被清代所袭用。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5-1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ershiliu/220891.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