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

        唐代杂技在继承汉魏传统的基础上,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国外技艺,有了很大发展。当时杂技的品种繁多,变态多端,见于记载的就有:缘竿、走绳、盘舞、长蹻、筋斗、踢球、顶碗、旋盘、幻伎等等。艺术家们表演竿木伎时“或一人肩符首戴二十四人,戴竿长百余尺。至于竿杪人腾掷如猿狖飞鸟之势,竟为奇绝,累日不惮,观者汗流目眩。”(《安禄山事迹》卷下)女演员表演绳伎时,在绳上“往来倏忽,望若飞仙。有中路相遇侧身而过者;有著履而行从容俯仰者;或以画竿接胫高六尺;或蹋肩蹋顶至三四重;既而翻身直倒至绳,还往曾无蹉跌”。(《王谠:《唐语林》卷五《补遗》)由乐工扮演的狮子舞、用木偶歌舞的“魁礌子”,训练动物表演的马舞、象舞、猴戏等等,都十分精妙绝伦,表现了古代艺术家们的高超造诣。这些杂技杂戏在唐代民间也很普及,统治者定期征召艺人到宫庭演出,供统治者娱乐。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3-1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ershiliu/226764.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