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821—824)至唐宣宗(847—859)这四十年中,朝官中形成两个帮派系统。一派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另一派以李德裕为首。他们交替为宰相,互相排挤和倾压。牛党上台,排挤李党,罢斥为外官;李党上台,同样罢斥牛党,调为外官。牛、李各自形成一个集团。因此,一方执政,另一方的一大批人则被罢斥或外调。所谓帮派之争、朋党之争,其特点是,不论某官政绩如何,只看某官属何帮派。故朋党之争、非政见之争,实为排斥异己。据史载,李德裕任相,其政绩优于牛李(宗闵)。设李德裕能不排斥异己(牛党),则其政绩之可称者尤多。而牛党则既无政绩可称,又排斥异己,其人其政,于此可鉴。武宗会昌四年(844),贬牛僧孺为循州(广东惠阳境)长史,流李宗闵于封州(广东封川),两年后而死。宣宗大中元年(847)贬李德裕为潮州司马、次年再贬为崖州(海南岛琼山境)司户。明年死。牛僧孺起用后,不久亦病死。牛李党争,长达四十年,成为晚唐政治痼疾之一。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10-3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ershiliu/227100.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