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震撼中外的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这个运动是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灾难空前严重的产物,是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反侵略反瓜分斗争的发展,也是长期以来彼伏此起、遍及全国的群众反对外国教士和教会侵略的斗争的总汇合。义和团原名义...

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是慈禧太后发动的推翻戊戌新政的宫廷政变。维新派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些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各省官员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变法法令的贯彻执行受到了阻挠和破坏。6月中旬,慈禧就迫光绪皇帝连下三道...

维新派成立保国会

1897年冬,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接着其它帝国主义也纷纷强占中国土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一方面继续上书皇帝请求变法,一方面他和各省旅京人士发起组织粤学会、蜀学会、陕学会、闽学会。这时各省举人正在北京应试,康有为便邀集各省举人和在京的一些士大夫在...

强学会的建立

1895年8月,在康有为、梁启超筹划下,由帝党成员、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在北京组成。推户部主事陈炽为会长,梁启超为书记员。主持报纸和编印书刊。强学会的宗旨是“求中国自强之学”。在康有为起草的强学会序文中,叙述了帝国主义虎视眈眈想瓜分中国,国势岌岌...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光绪帝从1898年6月11日宣布变法到9月21日西太后那拉氏发动政变变法失败止,共一百零三天,历史上把这一百多天的变法运动称作“百日维新”,这一年是戊戌年,故又称“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要...

公车上书

这是在京会试的举人为反对《马关条约》而写的请愿书。1895年3月,康有为、梁启超、麦孟华赴京参加会试。4月,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群情悲愤,在京应试的举人一千三百余人签名上书。在上书中,康有为首先陈述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指出在这样...

美国对华施行门户开放政策

十九世纪末美国的对华侵略政策。美国是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十九世纪末,它的工业品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它同样急于向外扩张,并怀有独占中国的野心。可是当其他帝国主义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的时候,它正在和西班牙争夺古巴和菲律宾,无力顾及对中国的合伙打劫...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签订

这是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九龙的条约。1898年英国以法国租借广州湾威胁香港安全为借口,提出要扩充香港界址。6月9日,清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与英驻华公使窦纳乐(Claude Maxwell Macdonald)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把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

《订租威海卫专条》的签订

这是1898年7月1日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威海卫的条约。由清总理衙门大臣奕劻与英驻华公使窦纳乐(Claude Maxwell Macdonald)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将威海湾及其附近海面,包括刘公岛及周围群岛与威海卫沿岸十英里地方租给英国,二十五年为期,期满经双方相...

《广州湾租界条约》的签订

广州湾租界条约是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广州湾的条约。1898年4月,法国两次要挟清政府承认两广和云南为其势力范围,不得割让给他国;允许法国租借广州湾和修筑自越南至云南昆明的铁路等条件。随即派兵舰占领雷州附近炮台,进兵吴川遂溪,造成既成事实。1899...

《旅大租地条约》的签订

旅大租地条约原称《中俄会订条约》,又称《中俄条约》。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12月,沙俄借口协助中国抵抗德国,出兵强占旅顺。1898年3月27日清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与俄国驻华代办巴布罗福(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

《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

《胶澳租界条约》又称《德租胶澳专条》。德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租借胶州湾的不平等条约。1897年11月,德国以传教士在山东巨野县被杀为借口,在沙俄的支持下,派军舰强占胶州湾,进据胶州、即墨等地。1898年3月6日,由清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与德驻华公使海...

《中俄密约》的签订

中俄密约即《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甲午战后,沙俄凭借干涉还辽有“功”,打着“共同防日”的幌子,竭力拉拢清政府。清政府中握有实权的西太后和负责外交事务的李鸿章,也有“联俄拒日”的倾向。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Николй Ⅱ Алекснд Ро...

英德两次借款

1896年初,清政府举行第二次大借款。英国见俄、法争先,也急于向清政府贷款,便和德国联合,与俄、法抗衡,争得了第二次贷款权。1896年3月,清政府总理衙门与英国汇丰、德国德华两银行在北京签订《英德借款详细章程》,共十八款,借款总额为一千六百万英镑,折银九千七...

俄法借款

俄法借款或称“四厘借款合同”。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向帝国主义国家举借的政治性贷款。《马关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要在三年内偿付对日赔款二万万两,后来又加上赎辽费三千万两。当时清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不足八千九百万两。根本无力筹付如此巨款。为了加强对中国的...

大刀会的斗争

大刀会为流传于山东、江苏交界处的拳民组织。当地农民因不堪忍受外国传教士的侵凌,遂以大刀会的名称组织贫苦农民以自卫。光绪二十年(1894),德国神父在山东冠县梨园屯强行传教,并有欺压村民之行为,激起农民反抗。村民上诉官府,官府百般袒护德国神父。大刀会成...

《万国公报》的创刊

《万国公报》系由英华书院于咸丰、同治年间创办之报纸,为我国早期外人主办的较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万国公报》为周刊,本名《中西新报》,每周六出一期。该报编译国际间重要新闻,兼及科技动态。出版后,曾风行一时。当时倡导洋务的官员、士绅颇喜阅读。...

康熙二征噶尔丹

噶尔丹被康熙打败以后,逃到新疆的科布多。科布多土肥水美,又是新疆通往外蒙的咽喉要地。噶尔丹在此养息,并积极准备力量,时刻等待机会再次反叛。康熙三十年(1691),他以进贡为名,派二千人南下侵扰。康熙三十三年(1694),他杀了清廷派住伊犁的使臣,并煽动内蒙一些...

湖北枪炮厂的创办

湖北枪炮厂为湖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十六年(1890)在湖北汉阳所创办的军事工厂。后改称为汉阳兵工厂。湖北枪炮厂的规模仅次于同治四年(1865)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局。湖北枪炮厂在生产上依靠外国技师,机器设备和一些原料也仰赖进口。其管理人员多系清廷的...

康熙亲征噶尔丹

元朝灭亡以后,蒙古分成三大部:漠北是喀尔喀部,又叫外蒙;漠南是内蒙;漠西是厄鲁特部。厄鲁特部,明朝称为“瓦刺”,正统年间(1436—1449),其汗王也先,曾发动土木之变,俘获过明英宗。也先死后,厄鲁特部又分为四部: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和硕特部,以额尔齐斯为中心的...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