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授职时朝廷赐给双旌双节,故有此称。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为一军统帅,驻屯时是军区首脑,对于所统率的将领或地方州郡长吏均有节制与生杀之权。唐睿宗时,开始有节度使职衔,唐玄宗开元、天宝间成为定制,初在北方形成平卢、范阳、河东等边镇,管理该镇的军、民、财政和监察大权。安史之乱以后,内地也相继设置,统管二、三州至十余州不等。节度使拥有军队,各霸一方,不听从朝廷命令,父死子继,或传位给部下,世称藩镇。五代时期,各地节度使专横跋扈,他们的辖区实际上成为半独立的王国。宋太祖赵匡胤采取各种政策,削弱节度使的军、政、财权,以加强中央集权。辽、金时仍设此职。元代废除。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0-3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gudaizhidu/152009.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