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的县邑计有1229个,分为上、中、下三等。县以下的组织是县户五百以上都设置乡,三千以上设置二乡,五千以上设置三乡,万以上设置四乡,乡设置啬夫一人。乡户不满千以下置治书史一人,千以上设置史佐各一人,正一人,五千五百以上设置吏一人,佐二人。县率百户设置里吏一人,其土广人稀,听随宜设置里吏,限不得减五十户,千户以上,设置校官掾一人。另外,当时中央方面对于县政特别注重,对于县令异常尊崇,凡是大县令有政绩的,可以提升为大郡太守,这种升迁的办法,实际上具有鼓励上进的意义,而且另一规定“不经宰县,不得入为台郎”,(见《通典·职官十五》),台郎就是尚书郎,在晋朝尚书郎的地位是很崇高的,由此可见县令长地位的重要,及中央对于县政的重视。南朝的宋,设有22州,共238郡,1179县。齐因袭宋代,州23个,郡395,县1474。梁州郡,多沿旧制,天监中,州23,郡350,县1025,后又有变化,大同中,州有107。陈有州42个,郡109,县438。北朝中的后魏,按旧史所记载,管州111,郡519,县1352;北齐则有州97个,郡160,县365;北周则有州211,郡508,县1024。
        关于南北朝的县治,宋沿晋制,变革不大,凡是大县设县令,小县为县长,县令可以得到一千石至六百石,县长可以得到五百石。县令能得到一千石者为第六品官,能得到六百石者为第七品官,县长能得到五百石者为第八品官。后魏孝文帝时,县下有党、里、邻的组织,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邻长复一夫,里长复二夫,党长复三夫。那时的县制有两个特点:一是每个县设置三个县令或三个县长,三者之中,皇室一人,异姓二人,特派皇室监督。二是规定县官的升迁标准,根据《文献通考·县令》记载:“孝文初制县令,能静一县劫盗者,兼理二县,即食其禄,能静二县者,兼理三县,三年迁为郡守。二千石能静二郡者,兼理至三郡亦如之,三年迁为刺史,大和中次职令,其禄甚厚。”这样看来,当时所采取兼理二县三县办法,即因每县有三个县令或三个县长,这种奖励上进的办法,可以促进县治,而且当时县令或县长的待遇很丰厚,对于得到人才很有利。不过以后用人滥杂,政治就一天天坏下去了。
        北齐县下组织,据《通考·十二·职役考》载:“北齐令人居十家为邻比,五十家为闾,百家为族党,一党之内,则有党族一人,副党一人,闾正二人,邻长十人,合十有四人,共领百家而已。至于城邑,一坊侨旧或有千户以上,唯有里正二人,里吏二人,里吏不常置,隅老四人,非是官府,私充事力,坊事亦得取济,若论外党,便是烦多”。这是县下组织的概况。至于县制,较之后魏,尤其日趋复杂。《文献通考》记载:“北齐制,县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之差,自上上县至下下县,凡九等,然犹因循后魏,用人杂滥,至于士流恥居之。元文遥遂奏于武帝,请革之;乃密令搜扬世胄子弟,恐其辞诉,总召集于神武门,宣旨慰谕而遣。自此县令始以士人为之”。县的等级纷繁,在北齐可称为之最了。南北朝的州郡,速置纷繁,最为混乱,所立州郡县的数目,很难实举,大体上是纷纶于晋宋,增于齐,甚于梁,政治每况愈下了。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6-0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gudaizhidu/152655.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