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经董卓之乱,博士流散,魏初重建太学之时,经学虽退居次要地位,仍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时的经学特点,是由汉代的注重章句训诂,重在微言大义,重视师生传授关系,强调师法家法,变为注重义理,不受师法家法的束缚,广采众家之说,糅儒、佛、道之义,自出新意,成为一种“混合的经学”,其成就超过了汉朝经师,被称为“魏晋经学”。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经学比较保守,还未摆脱汉代经学章句训诂的束缚,南朝经学则较开展,发展了魏晋经学探究义理之学风,并开始有了讲疏、义疏之学。讲疏指的教师口头讲经的记录,也有称讲义的,可说是今日称讲义之源;义疏是阐发经义的著作,比汉时注经之作更为详尽,史学家评说:“南人约简,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语见《隋书·儒林传序》,因此唐以后的经学继承南朝的精神是比较多的。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1-1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gudaizhidu/152737.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