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体运动

        戊戌变法时期的文体改良运动。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使变革社会的政治主张易于被人们接受而倡导。梁启超曾把这种文体的特点概括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也称“报章体”、“新民体”、“时务体”。黄遵宪、康有为等也提出要使文体“适用于今,通行于俗”,做到“言文合一”,“情深而文明”,并把白话文看成“维新之本”。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等是当时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一运动猛烈冲击了传统的八股文、桐城派古文和骈文,成为五四前后白话文运动的先声。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8-1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jindai/174307.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