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龙凤合挥”。太平天国使用的结婚证书。“挥”为凭证之意。太平军辖区男女结婚须由其所在部门禀明婚娶官,发给盖有龙凤花纹官印的合挥。一式两份,政府和当事人各一,上载双方姓名、年龄、籍贯,男方并填注职业,或加入太平军的年月,摈弃了封建婚姻所用“礼书...
又称《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性文件。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秋冬间,由孙中山与黄兴、章炳麟等在日本制订。以法国大革命时期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阐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纲;规定以“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
即“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1929年国民党改组派掀起反蒋的“护党救国运动”。6月,陈公博奉汪精卫命到香港,联络实力派组织护党救国军。9月,策动广西省政府主席俞作柏起兵反蒋,在南宁正式成立护党救国军总司令部,俞任总司令。10月,俞部在蒋介石军事进攻和拉拢收买下兵败,一部投入中国工农...
“洋务运动”的旧称。...
即“中华民国军政府”。1917年7月,孙中山为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废弃“临时约法”和解散国会,举起护法旗帜,率驻沪海军赴广州,联合西南各省地方实力派,于8月25日召集南下议员一百多人开“非常国会”。30日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军政府为大元帅制,在...
同(治)光(绪)以来不专宗盛唐的一个诗派。活动于清同治朝至民国初年。以陈三立、沈曾植、陈衍等为代表。推崇宋诗,提倡古雅。诗作在内容上追求晦涩奥衍,形式上喜用拗语奇句。主张写诗要“根柢深厚”,大量引用古书经籍、金石版本、典章材料。在该派影响下,近代诗...
又称“护国之役”、“洪宪之役”。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帝制自为,改国号为“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定元旦举行“中华帝国皇帝”登极大典,激起全国人民声势浩大的反袁斗争。12月25日,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布独立,通电全国反袁,组织护国军...
原称“同文石印书局”。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近代石印图书出版机构。1882年(光绪八年)由徐鸿复、徐润等集股设立于上海。购备石印机十二架,雇工五百人。翻印善本古籍,先后出版《二十四史》、《古今图书集成》等。1898年停办。...
即“护法运动”。...
即“中国同盟会”。...
即爱新觉罗·载淳。清朝皇帝。文宗(咸丰)长子。庙号穆宗。年号同治。1861年至1875年在位。即位时年方六岁,以次年(1862年)为同治元年,由慈安、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慈禧太后掌实权。其间,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苗民等起义;以“自强”为名,推行洋务“新...
又称“护法战争”。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再次出任国务总理,并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孙中山则以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为目的,举起护法旗帜,与北洋军阀的假共和作斗争。7月,孙中山率驻沪海军赴广州。8月,召集南下议员一百多...
1915年12月24日,蔡锷、唐继尧等为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在云南昆明护国寺召开动员大会,决定组织中华民国护国军讨袁。次日宣布云南独立。唐继尧任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官,蔡锷任第一军总司令官,李烈钧任第二军总司令官,张子贞任总参谋长。次年第一军入川,与袁军曹...
又称“京师同文馆”。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1862年(同治元年)为培养翻译人才设立于北京,隶属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初办时专习外文,设英、法、俄语三班,限招十三、四岁以下八旗子弟。后陆续增加天文、算学、化学、格致、医学、德文、日文等班,招收满汉科举出身人员...
湖南武冈人。又名柳岗。早年就读于湖南高等工业学校。曾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与中共地下党员一起创办《新东方》杂志,组织东方问题研究会,并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史学、哲学。经济学研究。1933年任中国大学教授,参加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论战,首先提出西周封...
官名。北洋政府视各地需要而设,以便强化中央集权,控制地方割据。1913年12月19日公布《护军使暂行条例》,规定护军使可分设于无或有军政长官的省区。前者实际上即都督或将军,一般冠以省名,各省一人;后者只辖省内某一地区,一般冠以地区名,地位比镇守使略高,有时...
陕西米脂人。早年在西宁、榆林等地从事教育。1936年西安事变前后,曾任西北军杨虎城部总参议和陕西省政府秘书长参加反蒋联共,抗日救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成都、重庆、昆明、西安等地,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
江苏武进人。字诚之。自学成才,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起,在苏州东吴大学、南通国文专科学校从事历史、国文教学。1912年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0年后,执教于沈阳高等师范、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上海沪江大学、上海光华大学、安徽大学。1941年后,闭户著述...
云北思茅(今普洱)人。字天民。清末举人。1904年(光绪三十年)留学日本。次年参加同盟会,任云南支部长,发刊《云南》杂志及《滇话报》,宣传革命。1908年参与组织云南独立会,支援河口起义。1910年(宣统二年)参加广州起义,事败走上海。次年任《民主报》撰述,与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