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正秋

广东潮阳人。字伯常,号药风。上海育才中学肄业。早年从事剧评,曾任《民言报》戏剧编辑,自办《图画剧报》,提倡新戏。1913年与人合组新民影戏公司,创作《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为我国第一部有正式剧本和专人导演的故事影片。是年底,组成新民新剧社,兼编...

彭述之

湖南宝庆(今邵阳)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初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与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1924年回国,任中共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参加《新青年》、《向导》、《中国青年》编辑工作,并在上海大学执教。1925年1月在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

敌后战场

又称“敌后解放区战...

陈光远

直隶武清(今属河北)人。字秀峰。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任北洋第四镇第八协统领。武昌起义爆发后,参与镇压湖北革命军,升第四镇统制,旋因部下兵变被撤职。1913年复出,任总统府谘议官、热河巡防营统领兼赤峰镇守使。次年任袁世凯军事模范团团副,兼新编陆军第十二...

彭玉麟

湖南衡阳人。字雪琴。早年参与镇压湖南李元发起义。1853年(咸丰三年)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次年在湖南湘潭、岳州(今岳阳)、湖北田家镇等地与太平军作战,以知府记名。1855年率水师在江西湖口遭太平军截击,败退九江。旋授浙江金华知府,留军营。1858年率师破九...

郑介民

广东文昌人。字耀全,号杰夫。早年曾追随孙中山革命。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1925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后投靠蒋介石,任侍从副官,主要从事情报活动。1932年参与组织力行社和复兴社,任复兴社特务处副处长、复兴社代理书记长,为蒋介石“十三太保”之...

陈布雷

浙江慈溪人。原名训恩,字彦及,号畏垒。浙江高等师范学校毕业。1912年加入同盟会,后任《天铎报》记者、《商报》主编。1926年去南昌投奔蒋介石,任蒋私人秘书。1927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浙江省政府秘书长。同年秋因蒋下野而辞职,任上海《时事新报》主编。...

敌占区

①参见“沦陷区”。②参见“国统区”。...

蒋冯战争

1929年蒋介石征讨桂系得手后,为进一步消灭异己,立即转移兵力,进攻冯玉祥西北军。冯玉祥在蒋军压力下,收缩兵力,5月中旬,令驻山东、河南的西北军退守潼关。蒋介石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同时收买西北军韩复榘、石友三部,策动刘镇华、杨虎城、马鸿逵部先后叛冯附蒋。...

郑天挺

福建长安人。字毅生。北京大学毕业。曾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执教,积极支持爱国学生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大教授、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副所长。抗战胜利后,改北大历史系主任。建国后,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执行主席。1980年加...

陈去病

江苏吴江人。原名庆林,一字佩忍,号垂虹亭长。光绪秀才。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留学日本,参加拒俄义勇队。次年起,先后参与编辑《警钟日报》、《二十世纪大舞台》、《国粹学报》,并从事教育工作。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宣统元年)与柳亚子、高旭等成立南社,鼓...

殷汝耕

浙江平阳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早年奔走于军阀之间,进行政治投机活动。后依附于国民党亲日派头目黄郛。1927年任国民党政府驻日本代表,与日本帝国主义相勾结,先后参与签订投降卖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协定》。1935年任国民党滦榆区兼蓟密区行政督察...

蒋尊簋

浙江诸暨人。字伯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加入光复会,同盟会。曾任同盟会宣传部长。1907年回国,任浙江第二标标统、广东混成协统。辛亥革命时逐去两广总督张鸣岐,宣布广东独立,任广东军务部长兼都督。旋归籍,继汤寿潜为浙江都督。寻辞去,充...

郑士良

广东归善(今惠阳)人。原名振华,号弼臣。1881年(光绪七年)入广州礼贤学校,信基督教。旋转入博济医院所设华南医学校就读,与孙中山引为知己。1895年在香港加入兴中会,与孙中山等谋划广州起义,负责联络会党、绿林。事败,流亡日本。1900年奉孙中山命组织惠州三洲田...

陈玉成

广西藤县人。出身贫农。金田起义时参加太平军,编入童子兵。1854年(咸丰四年)随军西征,攻武昌,率精兵五百缒城而上,旋升检点。次年随秦日纲再取武汉后,转战湖北、安徽,屡建战功,升冬官正丞相。1856年从秦日纲东援镇江,歼灭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军,击溃清军江南大营...

蒋鼎文

浙江诸暨人。字铭三。浙江讲武学堂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得到蒋介石赏识。1927年任国民党南京警备团长、浙东警备司令、第一军第一师师长。1929年蒋桂战争中升任第二军军长。1931年率部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遭沉重打击。1933年率兵十五万镇压福建...

殷夫

浙江象山人。原名徐柏庭,笔名殷夫、白莽等。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在上海求学期间,走上革命道路,并进行诗文创作。1928年加入太阳社。1929年起,从事青年反帝大同盟、共产主义青年团和青年工人运动工作。曾参加编辑青年反帝大同盟刊物《摩登青年》、共青团中央...

官场现形记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李伯元(宝嘉)著。六十回。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起连载于《世界繁华报》。后由崇文堂出版全书。小说由许多短篇故事联接而成,有明显的改良主义倾向。着重揭露了当时官场群丑的腐朽卑劣及其残民媚外的罪行,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矛盾,有助于人...

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9月25日,日军三千余人发动对河北易县狼牙山的围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团第七连担任阻击,掩护主力部队、地方机关和当地群众转移。该连六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五人,在苦战一天,毙敌九十余人后,主动把敌人引至悬崖绝...

陈公博

广东南海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20年任广东《群报》总编辑。1921年春与谭平山等组织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次年由于与陈炯明有勾结被开除出党。1925年自美国留学回国,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国民党...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