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月至1942年10月,日本侵略军为加紧推行所谓的“总力战”,巩固和扩大占领区,缩小以至摧毁抗日根据地,先后五次在华北地区进行“治安强化运动”,企图把华北作为“兵站基地”。为此,日寇将华北划分成“治安区”(即敌占区)、“准治安区”(即敌我争夺的游击区...
1929年蒋介石为吞并异己部队,对石友三投其所好,封官许愿,诱其就范;对唐生智则重兵包围,使其孤立,嗣机围歼。唐、石及其它地方实力派在汪精卫鼓动下,于12月1日发表通电,宣布联合发起反蒋战争。2日石部在浦口炮轰南京。3日,唐生智接受汪精卫任命,就任护党救国军...
又称“晋察冀边区”。位于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五省交界地区,包括同蒲铁路以东,正太(今石太)铁路和石德铁路以北,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以南,渤海以西,面积约八十万平方公里,拥有人口约二千五百万。全区由北岳、冀中、平西、平北和冀东根据地组成...
浙江乐清人。原名国珍,字志三,晚号蛰庐。光绪举人。1892年(光绪十八年)著《治平通议》,认为“欲图自强,自在变法”。主张广商务、建铁路、改服式、除烦礼、变营制、开议院、广言路、改科举等。又认为西方议院制度在中国“猝难仿行”,只能加以变通,将各地书院改...
宁汉合流后,桂系军阀逐渐控制了两广、两湖,又把势力伸向河北,驻兵平、津、唐等地,并于1929年2月制造湘案,驱逐亲蒋的湖南省政府主席鲁涤平,严重影响了蒋介石的个人独裁。3月,蒋派三个军兵力在冯玉祥配合下进攻武汉,桂系第三路副司令李明瑞、师长杨腾辉等率部脱...
华北伪军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路者唆使汉奸齐燮无等,网罗国民党军队的散兵游勇以及流氓地痞、土匪、反动会道门武装组建而成,初名“靖安自治军”。1939年9月改称“治安军”。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等省敌占区,协助日本侵略军守备交通线和据点,配合日军...
参见“晋绥抗日根据地”。...
浙江绍兴人。字公侠。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日本士官学校第五期毕业。旋回国,在浙江军界供职。辛亥革命浙江光复后,任都督府总参议、军政司长。后任浙军师长。1917年再度赴日,进陆军大学学习。1924年任浙江陆军第一军司令,旋倒向孙传芳。次年底被委为徐州警备司...
安徽休宁人。字韵荪,一字润生。早年留学日本,任《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编辑长,为同盟会最早会员之一,主执行部外务科。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任京师大学堂农科教授,利用合法身分积极营救革命党人。武昌起义后,参与攻取北京,未果。1912年任安徽军政府高等顾问。...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其所控制的华北地区的称呼。参见“治安强化运动”。...
即“二七大罢工”。...
广东鹤山(今高鹤)人。店员出身。1854年(咸丰四年) 7月率天地会众在佛山起义,号红巾军。会合李文茂等各路义军十数万,围攻广州半年之久,因外国侵略者支持清军而受挫。次年撤围,转入广西,攻占浔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国,称镇南王,旋改平浔王。1861年8月清军攻陷浔...
参见“第二野战军”。...
湖南醴陵人。字颂云。光绪秀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后加入同盟会。1910年(宣统二年)归国,充清军第六镇参谋。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去汉阳协助黄兴防守。旋任湘军都督府参谋长。后参加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1921年任孙中山大本营...
日本人。藩士出身。曾赴欧洲考察。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曾任外国事务局御用挂、神奈川县知事等。1888年任驻美公使。1892年起任外务大臣,任内参与策划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随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胁迫清政府代表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后病死。著《蹇蹇录》,详述...
亦称“晋绥边区”。位于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东起同蒲、平绥铁路,西临黄河,南迄汾(阳)离(石)公路,北达包头、百灵庙、武川、陶林一线,包括四十六个县,拥有三百二十二万余人口。由晋西北和绥南大青山两块根据地合成。1937年9月,贺龙、关...
近代中国最早的大学。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7月百日维新期间在北京创办。吏部尚书孙家鼐为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务。张元济为总办(旋先后由黄绍箕、余诚格继任),许景澄为总教习,丁韪良为西文总教习。初旨为“广育人才,讲求时务”,议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
湖南溆浦人。原名维周,湖北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曾在湖南、上海任教,研究和试行道尔顿教学制度。1923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5年起从事著译工作。1930年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兼图书馆馆长,先后主编《中华百科词典》、《辞海》等。建国后,曾任《辞海》编辑委员会...
参见“第二野战军”。...
参见《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