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15日起,南京国民党政府多次发表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废除旧约、另订新约”。开展了一场改订新约运动,旨在制造国家“独立自主”形象,缓和人民反帝、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并争取各国承认其政权。内容仅限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同年7...
1935年5月初,天津《国权报》社长、汉奸胡恩溥和《振报》社长、汉奸白逾桓在日租界被暗杀,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驻北平使馆武官高桥于29日以此为口实,并借口遵化县长破坏《塘沽协定》,接济进驻滦东非武装区的热河义勇军孙永勤部,向国民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
山西荣河(今临漪)人。字宜生。1918年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毕业后。入阎锡山晋军升至第四师师长。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司令、第四十三师师长、第十军军长。1930年参加反蒋介石的中原大战,任津浦线总指挥。次年任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代主...
浙江上虞人。名铸,一字勉旃,号闷庵,以字行。清末秀才,曾留学日本。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应聘为浙江两级师范通译助教。1920年后,执教于湖南第一师范、上虞春晖中学、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上海南屏女中。1927年任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旋任开明书店编辑所长。19...
1882年(光绪八年)5月,法国驻西贡总督黎眉派遣交趾支那海军司令李维业攻陷河内。次年3月又侵占南定。越南北圻总督邀黑旗军相助。5月19日,李维业率法军四百余人进犯河内城西纸桥,刘永福指挥黑旗军在纸桥西侧关帝庙设伏,经三小时激战,毙敌二百余人,李维业丧命,法...
湖南益阳桃江镇(今属桃江)人。字蔓伯(一作蔓白)。早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参加新民学会。为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团员之一。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组织进步团体崇新学社、新民共...
福建长汀人。字日新。亚盛顿医科学校毕业。曾任汀州福音医院院长。1927年参加革命。1931年赴瑞金,创设中央红色医院,任院长。参加长征到达延安后,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陕甘宁边区医院(后改称中央医院)院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任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副...
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冯国璋为副总统;段祺瑞被重新任命为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双方在英美与日本帝国主义怂恿下争权夺利。1917年“参战问题”提出后,斗争更趋激烈。是年2月,段在日本支持下力主对德宣战,借此扩充实力;美国原想操纵中国参战以加...
1918年皖系军阀张敬尧任湖南督军后,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1919年12月2日在毛泽东领导下,湖南学联举行焚烧日货示威大会,遭张敬尧镇压,驱张斗争正式爆发。是月6日起,长沙各中等以上学校实行总罢课,发布驱张宣言,派代表团赴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扩大驱张宣传,并...
英国人。伦敦海伯雷师范学院毕业。1861年(咸丰十一年)受英国圣公会派遣来华,任香港圣保罗书院院长。1863年(同治二年)被聘为京师同文馆英文教习。1865年转任上海英华学堂校长。1868年起受聘为上海江南制造局编译,任职长达二十八年。主持翻译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
1946年8月10日,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执行中央军委作战计划,兵分两路向陇海线出击。11、12日先后攻克砀山、兰封等地,控制铁路三百余里,并争取虞城敌蒋嘉宾部起义。我军一部乘胜南下,于14日攻克杞县,16日继克通许,又于商丘、柳河间歼敌一个旅及一个团。至22...
书名。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政论。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在上海《时务报》陆续发表。除自序外,正文由《论不变法之害》、《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论科举》等十三篇组成。运用资产阶级进化观,根据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的现象,推论人类社会制度决...
安徽当涂人。字嗛甫,又字季理,别号江上蹇叟,谢山居士。道光举人。官至知县。熟谙经书、音韵学,尤精史学,留意时务。以二十年精力旁收博采,撰成《明通鉴》。所著《中西纪事》,记载鸦片战争前后至咸丰末年中外关系史事。另有《五服释例》、《粤氛纪事》等。...
五四时期的资产阶级期刊。1922年5月创刊于北京。周刊。胡适主办。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诋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为“科学派”主要舆论阵地,刊文诘难“玄学派”。曾出版《读书杂志》增刊,提倡整理国故。1923年10月停刊。...
参见“张北事件”。...
即“君主立宪维持会”。辛亥革命期间满洲贵族的反动组织。1912年1月由良弼、溥伟、铁良、那彦图、载涛、载洵、善耆等人组成。勾结残余势力,秘密活动于京、津等地,并以“君主立宪维持会”名义发布宣言,力图挽救清朝灭亡,阻止南北议和及清帝退位。因成员均为清...
浙江金华人。原姓王,过继母舅后改姓傅,一名则黄。1920年加入文学研究会,从事文学翻译活动。1924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译员。1929年起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任教。1933年主编《文学》杂志,并编撰《基本初中国文》、《复兴初中国文》、《复兴高中国文》,曾风行全国,初...
广东番禺人。1918年起在岭南大学、北京大学音乐专习所、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音乐。1929年赴法国以做工所得入国立巴黎音乐学院及唱歌专科学校学习。1935年回国,以音乐为武器,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底赴延安。1939年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同年6月加...
也称“足纹”。清政府法定的一种标准银。起源于康熙年间,虽号称“十足纹银”,但实际成色约为935.374‰,故习惯上每百两纹银须升水六两等于足银。银钱比价,官府原定纹银一两兑换制钱(圆形方孔的铜钱)一千文;近代因白银外流,银贵钱贱,1843年,银钱比价已变为1:165...
全称“鲁迅艺术文学学院”。简称“鲁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综合性艺术学院。毛泽东、周恩来等七人发起,于1938年4月10日在延安成立。康生、沙可夫、赵毅敏、吴玉章、周扬先后任院长。教员有吕骥、张庚、何其芳、冼星海、沃查等。设文学、戏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