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1月,日伪军万余人以朴里、金星头为中心,由四面合围,“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处于合围圈内的八路军鲁中军区主力巧妙地转移至外线,使敌合围失败。敌即对根据地进行“清剿”。9日起,留在内线的八路军第十一团八连九十三名指战员凭借南、北岱崮的天险,英...
又称“哥弟会”。天地会支派。清代民间秘密结社。首领称大哥或大爷,互称“袍哥”。成员主要是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城市游民、遣散军人等。也有地主分子加入。初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太平天国失败后,会员相继投入农民起义和反教会斗争。辛亥革命期间,部分成员...
抗日战争初期在一部分人中流行的错误认识。抗战爆发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指望依赖外力的援助或日本国内的变化,迅速结束战争。1938年3、4月间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使速胜论一度流传。中国共产党内亦有少数人存在轻敌思想,或过分夸大国民党几百万军队的作战...
清末培养外语翻译人员的学校。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12月设立于北京,隶属京师大学堂。黄绍箕等任监督,蔡元培曾任教员。分甲、乙、丙、...
道光年间湖南农民起义。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湖南武冈曾如炷聚众反对当地地主乘灾荒运米出境,武冈知州徐光弼率兵镇压。曾如炷等在洪崖洞组织农民武装于是年6月包围州署,杀死知州。湖南巡抚吴其濬调兵镇压,曾如炷败退新化,7月被俘遇害。...
又称“岳北农工会”。毛泽东领导建立的湖南第一个农会组织。1923年初,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毛泽东派刘东轩、谢怀德等到湖南衡山岳北白果地区开展农民运动。9月成立岳北农工会。领导农民开展平粜及阻禁地主谷米、棉花出境的斗争,同时酝酿减租减息。旋会员...
湖南湘乡人。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道光进士。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曾从倭仁等讲习程朱理学。历官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等。1852年(咸丰二年)丁母忧回籍。次年初受命以在籍侍郎帮办团练,后扩编为湘军。1854年2月湘军练成、集结湘潭,发布《讨粤匪檄》,率兵进...
参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游击战争赖以保存和发展自己,打击和消灭敌人的战略基地。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中建立了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相当力量的革命武装,土地革命和牢固的群众基础,人民政权的建立,便于作战的地形,一定的经济力,是建立根据地的必要条件。...
北洋政府时期的一种政治主张。二十年代初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企图通过制定民主宪法(从省宪到国家宪法)的途径,达到救国治国的目的。主张制定宪法应明文规定:废除各地督军,限制全国军队兵额和军费;各省有广大之自治权,具联邦制性质;男女平等;保障国民生存等。1921...
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字介春。历任侍郎、尚书、盛京将军等。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3月署杭州将军,旋任钦差大臣,向英军求和。8月赴南京,与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同璞鼎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旋调任两江总督。次年又以钦差大臣衔赴广东,于10月在虎门与英国签...
即“祺祥政变”。...
1946年7月,蒋介石撕毁政协协议,不顾共产党、民盟和许多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坚决反对,非法决定当年召开“国民大会”。11月15日在全国一片斥责声中,国民党收买青年党、民社党和极少数所谓社会贤达在南京非法召开国民代表大会。与会者一千六百余,百分之八十五是国民...
湖南湘乡人。字沅甫,号叔纯。曾国藩弟。1856年(咸丰六年)募湘勇三千人驰援江西吉安,与太平军作战,称吉字营,为曾国藩嫡系。1860年5月起督水陆师围攻安徽安庆,次年9月安庆失陷,加布政使衔。1862年(同治元年)任江苏布政使,率湘军扎营雨花台,围困天京(今南京)。次...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日游击区推行的反动政策。日军以所占之据点或交通线为基础,对敌我争夺的游击区采取恐怖与怀柔兼施手段。建立伪政权,设置“爱护村”,修公路,筑碉堡,挖封锁沟,筑封锁墙,企图分割抗日根据地,达到逐步“蚕食”的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
湖南湘乡人。字劼刚。曾国藩长子。1877年(光绪三年)袭侯爵。次年出任驻英、法公使。1880年兼驻俄公使,同沙俄谈判改约,折冲樽俎,于次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伊犁和特克斯河地区.中法战争爆发后,力主抗法。1885年回国,帮办海军事务,寻以兵部左侍郎命在总理...
1894年(光绪二十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此后,革命团体林立,革命书刊纷涌,民主革命思潮奔腾全国。1905年8月,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其它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组成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
戊戌变法时期湖北的维新团体。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在武昌成立。立会大旨“意在劝学,务崇质实”,故名质学会。拟分经学、史学、法律、方言、算学、图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矿学、工学、商学、兵学、格致学等十四科,前六科为兼习之学,后八科为专门之学。并拟...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潜离重庆飞抵昆明,次日又逃至河内,准备叛国降日。22日,日本政府发表第三次近卫声明,策应汪精卫的叛国活动。29日,汪发表通电,公开响应近卫的对华三原则。是日因电报韵目为“艳”日,故称“艳电”。该电宣称,愿以近卫三原则为基础,谋求与日...
福建福州人。1912年留学法国时与汪精卫结识。1921年获里昂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同年任中法大学秘书长。1925年回国后由汪精卫推荐任国民政府秘书。1927年任武汉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任秘书。1930年参加汪精卫、阎锡山反蒋活动,任北平国民党扩大会议秘书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