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色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灵枢·水胀》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素问·腹中论》


        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卷中《水气病脉证并治》


        【评】上述文献介绍了鼓胀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
        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黧黑,如似肿状,名水蛊也。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一《水蛊候》


        【评】在隋时已认识到此病由水虫传染所致。
        今也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房劳致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生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于斯时也,清浊相混,隧道壅寒,气化浊血瘀郁而为热。热留而久,气化成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经曰,鼓胀是也。
        此病之起,或三五年,或十余年,根深矣。势笃矣,欲求速效,自求祸耳。
        医不察病起虚,急于作效,衒能希赏。病者苦于胀急,喜行利药,以求一时之快。不知宽得一日半日,其肿愈甚,病邪甚矣,真气伤矣。……制肝补脾,殊为切当。
        

元·朱震亨《格致余论·鼓胀论》


        少年纵酒无节,多成水鼓。盖酒为水谷之液,血亦水谷之液,酒入中焦,必求同类,故直走血分。……故饮酒者身面皆赤,此入血之征,亦散血之征,扰乱一番,而血气能无耗损者,未之有也。第年当少壮,则旋耗旋生,固无所觉,及乎血气渐衰,则所生不偿所耗,而且积伤并至,病斯见矣……。其有积渐日久,而成水鼓者,则尤多也。
        此惟不善调摄,而凡七情、劳倦、饮食、房闱,一有过伤,皆能戕贼脏气,以致脾土受亏,转输失职,正气不行,清浊相混,乃成斯证。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二二《肿胀》


        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
        

清·喻昌《医门法律》卷六《胀病论》


        从来肿病,遍身头面俱肿,尚易治,若只单单腹胀,则为难治。……而清者不升,浊者不降,互相结聚,牢不可破,实因脾气之衰微所致,而泻脾之药尚敢漫用乎?……后人不察,概从攻泻者何耶?……其始非不遽消,其后攻之不消矣,其后再攻之如铁石矣。不知者见之,方谓何物邪气,若此之盛。自明者观之,不过为猛药所攻,即以此身之元气,转与此身为难者,实有如驱良民为寇之比。……明乎此,则有培养一法,补益元气是也;则有招纳一法,升举阳气是也;则有解散一法,开鬼门,洁净府是也。三法虽不言泻,而泻在其中矣。
        

清·喻昌《寓意草·面议何茂倩令媛病单腹胀脾虚将绝之候》


        【评】上述文献精辟论述了鼓胀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及治疗,为我们研究鼓胀的证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0-2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ciyu/226944.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